欢迎访问学习雷锋网官方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与人民同行,文化新镇采风”主题活动作品展——濮阳作家篇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24/9/1 21:24:25 人气:40 标签:

“与人民同行,文化新镇采风”主题活动作品展——濮阳作家篇

    总编:杨建红  副主编:靳思忠  编辑:大汕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820.jpg

    文化之乡,魅力新镇。浚县新镇地处浚县、滑县、淇县、延津、卫辉五县市交界处,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文化名镇,文化底蕴深厚,商贸市场繁荣,素有"文化之乡""商贸古镇"之美誉。

5月2日,浚县联袂安阳、濮阳、内黄共四地作协会员20余人走进新镇镇,开展文化新镇采风活动。大家先后参观了淇门村孔子和弟子讲学遗址、淇门升仙塔、卫河淇河共渠三河交汇处、黄河第一次决口处——宿胥口、道教圣地大屯村高真观以及美丽乡村的典范——新镇侯村等,无不感受到新镇黄河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魅力与厚重,赞叹其古今文化的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今天推出濮阳作家们的采风作品,以飨读者!



微信图片_20240901211316.jpg


乡韵侯村

文/范永光


我出生在乡村,成长在乡村,最喜欢走进乡村,了解乡村,融入乡村。

五月的乡村,春意荡漾,生机盎然,吐新的树叶,绽放的花朵,含苞的麦穗,流淌的小河,到处蕴藏着生长的力量,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律动与神奇。

伴着鸟鸣,闻着麦香,踏着绿色,我们走进了浚县新镇镇侯村。

侯村之行,得益于浚县作协的盛情相邀。5月2日。来自安阳、濮阳、鹤壁三市的二十多位作家、诗人,在浚县作协精心策划和新镇镇政府鼎力支持下,集中参观了淇门村孔子讲学处,淇门升仙塔,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三河交汇处,古黄河宿胥口遗址,堤壕村琉璃井,大屯村高真观,侯村乡韵文化。每到一处,厚重的古老文化与清新的现代文明交融在一起,共生共辉,共存共进,撩动着每个人的心房,勾起每个人对一段历史、一则故事、 一个场景的的无限遐思和追忆。

初访侯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街道,错落的农舍,优雅的民居,多彩的文化,幸福的生活。走在村里,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之中,吸引我急不可待去探个究竟。

“我叫李金强,年轻时在威海当兵,退役后回家参加美丽乡村建设,现在担任侯村党支部书记。”闻声看去,一位穿着朴实、身材敦厚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只见他操着一口浓郁的乡音,简洁明了地作了自我介绍,开始带领大家参观侯村的乡韵文化。

他,就是侯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强。跟随李金强脚步,我快速打开手机,通过搜索软件查到了鹤壁市退伍军人事务局网站上的一则公示:李金强,男,汉族,197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96年12月入伍,2001年12月退伍,现任浚县新镇镇侯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获得鹤壁市优秀共产党员、鹤壁市高质量发展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从李金强的公示资料得知,他理想信念坚定,党员作用发挥突出,无论在工作或生活中,身怀爱民之心,常思为民之事,一心为民服务,带领全体“两委”干部和村民大力改造村居环境,维修侯村深井水泵,修建灌溉农田水渠,铺设道路及路边花砖,兴建污水池、荷花塘、钓鱼园,发展特色特效经济产业,打造“一镇一品一特色”新镇韭菜品牌,建设“九流渡·侯村添仓文化园”,是鹤壁市独具魅力的明星党支部书记。

近距离采访李金强,询问他“一宅变四园”的设想。李金强介绍说,“一宅变四园”是侯村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创新举措,旨在利用乡村闲置、荒废的宅院,把闲置农家院的庭前院后变成花园、果园和游园,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李金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结合“一宅变四园”的想法,做规划,搞建设,善管理,将闲置农家院房前屋后的土地种植花卉,将村内部分闲置土地种植果树,结合村庄实际建设小公园、健身广场,让一处处“花园”“果园”“游园”“菜园”因地而生,把乡韵侯村打扮得愈发美观、端庄、灵秀,为村庄发展和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侯村借用一处宅院建设的村史馆,分区域展示了侯村的变迁发展,乡贤事迹,民俗文化,村庄荣誉,未来规划,生活变化,一图,一景,一人,一字,记录村庄沿变历程,传承村庄发展基因,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根和魂,更是打造休闲农旅特色乡村的本和源。侯村还建成了“7.22”洪水纪念馆、九流渡添仓文化馆、图书馆、农耕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不仅成为村民们了解村史的重要窗口,更是展示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厚重平台,让乡村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在这里真情流露,在这里尽情流淌。

一位村民看出了我的惊喜,告诉我:“你看到的都是真实的,现在村民们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用上了通讯网络,村里还新建了垃圾回收站、污水处理池、公共厕所、便民超市、文化长廊,休闲广场,如今的乡村生活丰富多彩,过上了城里人的好日子。”

我也看出了乡村人的脸上洋溢出的幸福。我想,李金强发动在外乡贤主动腾让自家房屋让村委会无偿使用,齐心建设乡韵侯村的崭新思路,是一种超常智慧,更是一种服务理念。满足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李金强的梦寐以求的工作追求和人生价值的体现,当李金强看到休闲广场上漫步的村民,图书室里阅读的学生,外乡人参观的车流,他的心情一定是惬意而舒畅的,他的付出一定是值得而自豪的

漫步侯村,尽享“一宅变四园”带来的翻天巨变,细细感悟“待我了无牵挂,从此归隐老家,忙时修篱种花,闲时小酒清茶”“年少时是梦想家,后来梦走了,只剩下想家”“世间最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路”等诗文佳句里的幻想与憧憬,我更加体悟到“新风景里的旧时光,乡愁记忆的老物件”带来的浓浓乡韵和丝丝伤感。

离开侯村时,从一望无垠的麦田里吹来阵阵清风,携带着点点麦花溢流的清香,让人陶醉入迷,倍感亲切。我喜欢这种清香,因为我出生在乡村,成长在乡村。我更喜欢这种风景,因为我渴望走进乡村,了解乡村,融入乡村。

乡韵侯村,再见!

透过车窗,我转头回望,乡韵侯村“归园田居,美美与共”的醒目标牌,描绘的就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孕育的就是几代人乡村兴旺的五彩梦想。

祝福侯村,期待侯村,我会再来侯村。


【作者简介】范永光,河南范县人,大学文化,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石化作协会员,濮阳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三月》《中国石化报》《濮阳广播电视报》等,2021年团结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凡人范语》,2024年九州文艺出版社出版新闻作品选《凡人视角》。


微信图片_20240901212502.jpg


新镇行

文/劲风


新镇镇其实不是字面上的新镇,而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传奇色彩的古镇,豫北地区文化名镇。

新镇镇位于豫北平原,黄河故道,卫河淇水河畔。这里天高地平,田园景色宜人。这里,民风淳朴,乡土气息浓厚。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古老而灿烂。

5月2日,天高云淡,阳光灿烂,夏风习习,广袤的豫北平原披上了绿色,麦浪叠翠,树发新枝,到处一派生机盎然景象。在这美好的时节,由浚县作协发起,受新镇镇政府之邀,安阳,鹤壁,濮阳三地20多位文人学者走进豫北文化名镇新镇进行采风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新镇镇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们依次参观了淇门村孔子讲学处,淇门升仙塔,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交汇处、古黄河宿胥口遗址,大屯村高真观,新农村先进典型候村。每到一处,一物一景,一砖一瓦,听到的人和事,无不使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勾起对历史的回忆,深感新镇历史的古老而久远,文化博大厚重,这次采风活动,不仅是一次文人聚会,更是一次历史文化探索之旅,地域文明探索之行。


孔子讲道淇门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公元前496年始,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开始周游列国14年,宣传儒家道德、政治、教育学说。他先后5次来到卫国,淇水河畔,黄河古道留下了他的足迹,淇门的天空留下了他的声音。今天淇河卫河的水涓涓流淌,黄河的风拂面而来,伫立在二千多年前圣人淇门讲学处,听村民讲述圣人在淇门的故事,看淇水卫水古村,心里百感交集,思绪万千,脑海里闪现当年讲学情景:300多名淇门学子聚集一堂,圣人衣冠整洁,白发飘飘,面容儒雅而慈祥,他时而时端坐在讲台为学生授课,时而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解难释惑,学堂里弥漫着轻松,详和,愉悦的氛围。孔子淇门讲学可谓淇门之大事,之幸事,二千多年过去了,圣人讲学的故事流传了下来,淇门尊儒重教的传统保留下来,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多少年来,淇门、新镇莘莘学子以儒家文化为立命之身,孜孜以求,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国家栋才,地方贤士,有的成为政府官员,有的成为行业精英,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为国家和本土发光发热,贡献力量。勤劳,朴实,善良的淇门人,新镇人,传承儒家文化,祖祖辈辈在古黄河故道辛勤耕耘劳作,他们团结友善,忠厚实,吃苦耐劳,默默奉献,形成了特色鲜明黄河文化和乡村文化。

这些文化形成,成为他们精神支柱和文化信仰。使他们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和谐相处。


淇门升仙塔


淇门村升仙塔是一座道教古塔,呈八角,高七层,塔身雕刻八卦图案,塔内掘井,井上覆石,石碑立其上,题字曰"四仙碑”。这座塔有二个名字。一则为升仙塔,相传为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所建全真观所在地,因全真教谭真子、马丹阳子、丘长春子、刘长生子四人于此竖碑镇妖继而升仙,故于塔西门楣题“升仙塔”。二则为“风雪避",意喻大雪纷飞之际此处不落雪。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秀起兵伐莽。两军在交锋中兵败,被王莽追到淇门镇西南全真观处,时值天降大雪,目不能视,刘秀仰天长叹“此地能无雪乎"?言毕,只见观外大雪依旧,观内不见片雪,刘秀在此逃过一劫,后来做了皇帝。此后冬雪之时时,此处便不落雪,后人称之"风雪避”。

升仙塔的故事很传奇,也很精彩,反映了人们除恶从善的心理要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生活水平较低,如果遭遇洪水、干旱等天灾,或战争、内乱等人祸,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黄河决口,冲毁了生存的家园,给滩区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痛苦。人们渴望和平,渴望安居乐业美好生活。寺,庙,观,庵,塔成为他们表达愿望的场所,也是心中的精神殿堂。在那里,他们寄托神灵的保佑,望家人无灾无难,平平安安。在这里,我衷心地祈福新镇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生活越来越美好。


【作者简介】曾礼生,高级政工师,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原供职于中原油田,现已退休。


微信图片_20240901212515.jpg


记忆深处是故乡

文/墨雪


在我记忆深处的昏暗光影里,儿时的村庄,陈旧的老屋,开满野花的土路,袅袅升起的炊烟,一次次温暖着游子四处奔波的残破梦境,那挥之不去的淡淡乡愁,总是一次次悄无声息地从心底深处走来……

5月2日,跟随油田作协的老师们一同前往浚县文化新镇参加采风活动,很多年未参加这类活动,内心很是激动。 

一路行车,看着渐行渐远的田野和越来越近的村庄,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儿时记忆里的村庄,大多是土墙土屋,青砖绿瓦的房子不是很多,记得六七岁的时候,我在自家土墙上挖上一个个小坑,种上各种各样的小花,春天过后各种风格的小花便在墙头摇曳生姿,我的心也随着翩翩起舞…… 

这次的采风之行让我又看到了记忆深处的故乡,那微风中滚动的麦田,那村头蜿蜒崎岖的小溪,那田间地头盛开的一朵朵不知名的小花,无一不勾起我童年的记忆,这里的村庄比起我儿时的村庄,增加了很多新时代的气息,但是那留存着的老房和古老的水井,又见证了过去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离开故乡已有四十多年,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专一瓦,只能留存在记忆深处。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在喧嚣繁华的城市中跌跌撞撞,有时也会感到迷茫和孤独,但是一生的成长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新农村的变化让我们体会到社会的快速发展。见证这一切的变化,承载着我太多的记忆和无法割舍的情怀,故乡是我永远的牵挂,是镌刻在我记忆深处永不磨灭的眷恋……


【作者简介】墨雪,本名李雪,女,河南平顶山人,毕业于郑州大学古语言文学专业,现居河南濮阳,自由职业者。


微信图片_20240901212522.jpg


古韵新镇行(组章)

文/流年


三河交汇

----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交汇处


金堤,几丛蜀葵亭亭,我不敢跟她们聊得太深,我担心一旦离开,便永远失之交臂。

坝顶,一棵青杨冲天,我不敢跟他攀谈见识和学问,我知道所有的追索,终要回到原点。

河边,几个顽童下水玩耍,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嬉戏的河水,曾经流进西周东周,流进卫国赵国,他们只知道,眼前的快乐才是最真实的历史。

从河对岸吹来的风,带着油菜花香,吹过河面,吹过大堤,吹过我的耳畔,我不知道这些风的年龄,到底是年轻还是古老,那些在风中跌宕起伏又在风中消散远去的尘烟往事,在这些风的心里,到底是刻骨铭心还是轻描淡写。

我唯一能确定的是,眼前有三条河,共同写成了一个“土”字,上面一横是万人开挖的共产主义渠,下面一横是孔子授学取过水、曹操屯兵运过粮的卫河,那道竖的一笔,是从诗经里流淌出来的淇河。

水,写成了土。土,和成了泥。泥,塑成了万千生灵,最后又都交给了风。风中的尘埃一遍遍落定,而那些涛浪的咆哮声,古战场的喊杀声,那些诸子百家的读书声,村民喜庆丰收的锣鼓声,仿佛还在风中回响。

喜鹊低飞,麦浪无垠,远处一列崭新的高速列车,横穿辽阔大地,飞奔而来,疾驰而去,我顿时不知自己身处何时。


微信图片_20240901211303.jpg


宿胥口


一块古老的伤口,有史料记载黄河最早的一次大决口,至今也没愈合。

鲧堤,禹堤,始皇的金堤,改得了天,改得了地,改不了一位母亲不得不承受的痛。母亲河,养育得了万千儿女,却难以逃离属于自己的宿命。

有志者事成,也有不成。正如大堤上的那窝蚂蚁,不管自己的家园,多么牢固或者残破,它们只是在修修补补中,在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中,品尝活着的味道。

活着的味道很多,最终都涛静泥沙落,各自安然。农人大棚下的一畦畦韭菜,发了疯地长得又粗又壮,万顷麦田按部就班地分蘖、拔节、抽穗、灌浆,远处一只灰喜鹊衔枝筑巢,我站在一行人中间,站在绿浪起伏的麦田边,聆听着堤壕村80多岁的薛云亭老先生,如数家珍地讲述着母亲河的颠沛身世,忽然一种无言的痛,油然而生。


微信图片_20240901212533.jpg


古淇门镇升仙塔


镶有八卦符,一看就是道家之物。塔内护有“四仙碑”,相传乃丘处机等四位道人修炼处,顿觉人间浩渺,叹自己所知甚微,所见甚稀。

丘处机73岁高龄,仍不远万里赴中亚的兴都库什雪山“龙马相会”,劝成吉思汗“敬天爱民”“止暴止杀”。着实感慨那些曾经落定的历史尘烟下,究竟掩盖了多少英雄豪杰的猎猎身影。人类的浩瀚历史,多像一个人的幽幽过去,万般光阴常忘却,偶得机缘,又会在某个灯火阑珊处,鲜活于眼前。

躬身钻进塔内,全真教第二代掌门人马钰的部分《踏莎行》赫然碑上,读罢,顿时肃然起敬。碑体上部缺失,少九字,其全诗曰: “谭马丘刘,的亲法眷,因何不得常相见,随缘到处教风行,自然四散天涯远。兴尽当归,关游长便,一开一悟一回头,同心同德同归善。昆仑丹阳,踏莎行”。


【作者简介】流年,本名王宏雷,山东高青人,现居河南濮阳。河南省散文诗学会副秘书长,中原油田作协副主席、秘书长,作品散见国内外报刊,著有散文诗集《像音乐一样活着》等。




本文网址:http://xxlfgw.com/show.asp?id=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