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习雷锋网官方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盘点篇二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23/10/23 17:00:14 人气:41 标签:

【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盘点篇二

总编:杨建红        编辑:大山

微信图片_20231023164428.png

百岁老人杨蕴玉

     她是一名优良作风的践行者。她常说“自己是甘心情愿为党和人民做了一辈子勤杂工”。她一生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践行自己的诺言:“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落实到底”。自己能办的事绝不让人代劳,今天能办的事绝不推到明天。不但年轻时是这样,而且进入老年后仍然持之以恒。记得2013年,我把《民族魂》一书清样送她审阅,没想到94 岁高龄的杨老,竟然逐段逐句地细读,还回了一封信,反馈她的修改意见。其中,连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应怎么改都列了出来。她提供的每一张照片,是什么时间拍的,照片上的人都是谁,什么职务,照片背后还有什么故事,都做了详尽的说明。

 她是一名保持本色的共产党员。她一生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在革命和家庭关系处理上,始终是舍小家顾大家。她常说:“人家的孩子是养大的,我家的孩子是扔大的”。为了革命,孩子们一生下来就托人奶养,太行山至今还流传着杨蕴玉“三个孩子和五个奶娘的故事”。几十年中,一家人散多聚少。她风趣地说:“我年轻时是孩子找不到妈妈,现在老了是妈妈找不到孩子"。她对孩子们的要求到了几近严苛的程度,无论男女,从小就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以至于儿子泽涛高中毕业当工人发了新服装,也要缝上两块补丁,说这样穿着踏实。她教育孩子们要自食其力,别想沾父母一点光。她的六个孩子都是靠自己努力就的业。

     她,就是杨蕴玉,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她一生行事低调,从不让人称呼她的职务。在太行山时,人们亲切地称她“大杨”,而且从青年叫到老年,从农村叫到城市,从太行山叫到北京,从全国妇联叫到教育部。老百姓叫她“大杨”,战友们叫她“大杨”,周恩来总理也叫她“大杨”。“大杨”这个名字,已不单单是因为她姓杨个子大,而是对她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的高度概括。

    她是邓州骄子,她是太行风骨,她是全国人民的“大杨”!


《4》【乡土教材】探索邓州历史文化之邓州首任中学校长李德升烈士 篇

      

李德升,曾用名李春旭,我市高集乡韩庄人。生于1894年,1921年毕业于北平陆军军医大学。据邓州《医药志》记载:他曾出资创办了邓州近代史上第一所私立医院“旭升医院”,第一个将西医引进邓县境内。

正如鲁迅弃医从文时所说:医生只能救治人的肉体,而中国的关键在于救治人们的精神。同样,李德升信奉教育救国的理念,并为这一理想付之行动。

1923年,李德升应邓县教育局局长栗椒岩邀请,在春风阁创办的邓县第一个初级中学,是现在“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的前身;稍后他出资创办的邓县“宛南中学”,是现在“南阳商校”的前身;后来他又出资创办了“正德中学”,就是李德升喋血之地,是现在“邓州市张村镇高中”的前身。所以,李德升既是医生,又是校长兼教师。

由于李德升的思想进步,行动上倾向共产党,在早期为党做了大量地下工作。1935年经宛西地下党负责人吴怀三(宛西著名烈士,1937年牺牲)介绍,宛属工委组织委员张明河(原河北省副省长,公安部离休干部)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教师、医生、伪区长身份从事党地下工作。1936年他参加宛西(邓西)农民暴动,暴动失败后,为大洪山李先念的第四军第五师保存、输送大量枪支弹药。并利用办学的校长身份,为革命培养进步学生,向大洪山输送大批人才。在党的指示下秘密扩军,掩护过许多革命同志。

1945年,被丁叔恒派人杀害,牺牲时49岁。

如一曲铿锵、激昂的歌,高音时键弦陡断,戛然而止。生命在这时停息,而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后来者。

《5》【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雁北司令革命烈士梁雷篇

梁雷,原名梁德谦,曾用名梁雨田,生于1911年1月。原籍河南邓县(现邓州市)刘集镇齐集村梁营,后迁居邓州市现湍河办事处梁庄。1928年入开封师范学校读书,在校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学生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先后到河南泌阳、杞县、民权、邓县等地教书,曾任杞县大同中学教务主任,与赵伊坪、王衡儒等共产党员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在校内组织“读书会”等抗日团体,办校刊宣传抗日救亡,为党培养了大批革命青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同中学有大批学生参加了彭雪枫领导的抗日部队。梁雷受中共河南临时工委派遣,去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工作,被任命为“牺盟会”雁北战时工作委员会主任兼雁北十三县游击司令。同年9月,梁雷率领部队先入平鲁,再进偏关。10月,梁雷兼任偏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在雁北地区广泛组织人民武装,开展抗日斗争,一时声威大振。1938年2月,日、伪军集结兵力“扫荡”偏关县等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梁雷率政府机关转移至柏家嘴村。3月18日,被伪军数百人包围。梁雷在战斗中负伤倒地,被日军刺死。日军将其头颅割下,挂在偏关县南关城门示众。

该校把抗日英雄烈士梁雷展馆建在齐集小学校内,是让孩子们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每学期,学校都请老干部、革命军人到学校为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回忆当年的腥风血雨,诉说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一个个动人的革命故事,化作对孩子的无声教育,滋润孩子的心灵。同时学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优势,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或时间观看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红色影片。

卷二:历史人物励志篇

【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三贤三将三状元三个逃荒要饭进士篇

三大圣贤篇:

【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范仲淹在邓州篇


 

微信图片_20231023164441.png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由他写成的记景抒情的名作《岳阳楼记》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其"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名言,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广为传诵。其实只要是读过这篇作品的人都知道该文描述的岳阳楼是在湖南岳阳。但鲜为人知的是这篇作品却不是在岳阳写的,而是在邓州写的。

范仲淹其人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谥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其父曾在徐州做官,后死于任上。其母谢氏随带子仲淹改嫁山东人朱文翰,并随其居住在山东邹平继父老家长山朱家村。少年范仲淹在那里一住就是12年,度过了自己求知、发展的漫长过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当朝宰相王曾、副宰相晏殊赏识其才干,保举他到北宋中央任秘阁校理。从那时起到庆历五年为止的17年间,他曾四次进京任职,又四次遭贬降职,屡遭打击,政治仕途可谓"几起几落"。但他始终清正廉洁、坚持改革,与朝中一些守旧官员以及腐朽势力作坚决的斗争。

  他第一次在朝任职时,正值仁宗皇帝继位不久,但这个皇帝并不掌握实权,大权全掌握在刘太后手里。刘太后独揽大权,胡作非为,满朝文武官员敢怒而不敢言。只有范仲淹一人不顾自己官小位低,冒死上书,请求皇太后把大权交给仁宗皇帝。副宰相晏殊见状大为吃惊,连忙劝道:"你这样上书,不但自己倒霉,还要连累我这个推荐人。"范仲淹听后严肃地告诉他:"尽管我是你推荐的,但你却常常因怕我不称职而感到羞愧,没想到现在我又因为忠直而得罪了你。"晏殊听后,无言以对。后来范仲淹终因大胆上书而触怒刘太后,被赶出东京,贬至河中府任职。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范仲淹被召进宫里,任右司谏。但没过多久他又因得罪把持朝政的守旧官员受到排挤,再次被贬出东京。

  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他由于在苏州治水功,第三次被召进东京,授天章阁待制。但这次他因揭露宰相吕夷简等人结党营私、嫉妒贤能的丑行而受到打击再次被贬,到陕西任职。在送别的途中,他对送行的朋友这样说:第一次被贬你们在送我时说我是此行极光(非常光荣),第二次你们说我是此行愈光(更加光荣),这次你们又称我此行尤光(尤其光荣),而我这前后已是"三光"了。

  公元1043年,范仲淹第三次奉诏回京,不久便被提拔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与富弼、韩琦等人共同主持朝政。这时的北宋王朝阶级矛盾异常激化,农民起义接连不断,边境夷族又乘虚而入,差不多已成为瓜分豆剖、揭竿而起的境况。为了挽救国家命运,宋仁宗把一向主张改革的范仲淹调回中央委以重任,并请他拿出改革方案,支持范仲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便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但没过多久,他的改革方案又触及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在他们的反对下,这次改革又一次失败。随后,范仲淹又被贬。这次他被贬至邓州任知州。

微信图片_20231023164450.png


   范仲淹:心忧天下,以身许国  范仲淹是宋代为数不多的忧国忧民的政治家之一。从27岁步入仕途至64岁溘然长逝,在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他心系朝廷,忧国忧民,无时或已。一篇360余字的《岳阳楼记》震古铄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传颂至今。而这种民胞物与的襟怀,正是他一生人格的写照。  

    自从成为朝廷命官,范仲淹便心忧天下,以身许国,“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唱之。”但是,人心叵测,仕途险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每次犯颜直谏,换来的都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的贬谪。天圣年间,宋仁宗欲率群臣为真宗刘皇后祝寿,群臣明知不合礼制,却三缄其口,唯独位卑职微的范仲淹面折廷争,结果被贬出朝判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徙陈州(今河南淮阳);任右司谏时,他又因谏止仁宗废黜郭皇后而获罪,贬谪睦州(今浙江建德);权知开封府时,他再因上《百官图》,抨击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公,被加上朋党的罪名贬知饶州(今江西波阳)。“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虽三次被贬出朝,但他无怨无悔,从不颓唐沮丧,表示“持一节以自信,历三黜而无悔”,戏称三次贬谪为“三光”(三次光荣)。任参知政事时,因“庆历新政”失败,他被免职,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知邠州(今陕西彬县),从此未再回到朝廷。  

    即使受尽屈辱,范仲淹也不改忧国忧民的初衷。他乘船赴睦州任时,风急浪恶,一家十余口险些葬身鱼腹;贬官饶州时,沿途十余州的地方官因惧党祸,竟无一人出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都不放在心上,有诗云:“三出专城(地方长官称专城)鬓似丝,斋中潇洒胜禅师……世间荣辱何足道,塞上衰翁也自知。”宋代官员每至一处履新,照例都要上谢表,以示对朝廷的忠诚。范仲淹在饶州上谢表时说:“此而为郡,陈优优布政之方;必也立朝,增蹇蹇匪躬之节。”意思是说,当了地方长官,就要政简刑清,安邦利民;如在朝为官,要竭尽忠直之节。在润州时表示要“竭诚以报国,弗钳口以安身。”只要有利于社稷,即使身处逆境,他也不会钳口结舌,缄默不言。知邓州时,他上谢表称:“救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以救民疾、分国忧为己任,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范仲淹却是“寸怀如春风,思与天下芳”,只要有一点欢乐,他都愿与天下人共之。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有如此嵚崎磊落的精神境界,的确难能可贵!  

     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范仲淹都是心在朝廷,情系百姓。明道年间,江淮、京东发生蝗灾,时任右司谏的范仲淹请求朝廷派人赈济,仁宗不理,他愤然质问:“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仁宗这才命他安抚江淮。他开仓赈灾,蠲免茶盐税,禁民淫祀,并将百姓所食乌昧草带回京师,请仁宗传示六宫,以戒侈心。任参知政事时,将那些庸才宵小从官员登记簿上一笔勾销,大臣富弼说:“一笔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仲淹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硬是把这些不称职的官员悉数罢黜。他任地方官时,所到之处关心民瘼,兴利除弊,泽被一方。他在知苏州时遇暴雨成灾,千里沃野顿时成了水乡泽国,为疏浚河道,范仲淹多次跋涉于泥泞水潦之中;知开封府时搏击豪强,整顿吏治,京城有“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的歌谣;饶州产茶,那里的百姓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鸟衔茶,负担沉重,仲淹任饶州知州后即奏免了这项弊政;庆历六年(1046年)仲淹知邓州(今属河南)时当地亢旱不雨,58岁的他亲率百姓凿井浇田,居然使这一年五谷丰登,家饶人足。他在所至州郡栽培桃李,陶铸人材,兴庠序,葺州学,处处书声琅琅,弦歌不辍,胡瑗、孙复、石介、李觏等耆宿名儒,皆出其门下,范仲淹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家!  

      即使在一些小事情上,仲淹也表现出谦谦君子之风。他知越州(今浙江绍兴)时,一下属死于任上,家中贫窭,无力归葬,仲淹不但捐俸雇船运送灵柩,而且写诗给所经关津:“十口相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此是孤儿寡妇船。”关津果然给予了关照。他在苏州时买一宅基地,风水先生占卜此地当世出卿相,仲淹说:“诚有之,不敢以私一家。”即捐其地建为府学。他乐善好施,回苏州省亲,把3000匹绢悉数散与亲朋故旧,并置田数千亩为义庄,以赡养亲族中的穷人。而他贵为大臣,非宴客不食肉,妻子则荆钗布裙,儿媳有一顶绫罗做的帐帷,仲淹以为过于奢侈,不准带回家。此类事例甚多,足见解衣推食、济困扶危是他的一贯品格。  

   “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人。因为他有惠政及民,在饶州离任时,百姓感戴其德,万民空巷相送;他从邓州调任荆南府时,邓州百姓遮道请留,朝廷特准他留任。后调往杭州,邓州百姓在他创建的花洲书院建生祠祀之。及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一个封建社会的政治家如此受百姓爱戴,真不多见!范仲淹的忧乐观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乡土教材】探索邓州历史文化之寇准在邓州篇


图片


寇准生于961年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淳化五年为参知政事,其政治才能深受宋太宗赏识。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皇帝重用。太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围了瀛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反对南迁。真宗抵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后,军心渐渐稳定,后射杀辽军先锋挞览,于是订立了“澶渊之盟”。

景德二年,升任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三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衡州(今湖南衡阳)等地,1023年闰九月七日(10月24日)病死于当地。留有《寇莱公集》。

 寇准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寇相学问非常好,在五代后晋时中过进士,曾在一个贵族府第做秘书一类的小官。寇准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因此家境贫寒,可是深受书香世家影响的寇母十分重视寇准的学习。少年时的寇准,聪明好学,从书本上学得许多知识和道理。尤其对《春秋》三传,读得烂熟,理解得很透彻。这为他以后入仕从政打下了初步的知识基础。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春,北宋都城汴京,因宋太宗给外戚加官的事,身为参知政事兼给事中的寇准与皇帝竭力争辩。寇准认为,若外戚专权,将会政局混乱。结果龙颜大怒,一气之下,将寇准贬为邓州知州。

这年,寇准35岁。

春去夏来,落寞失意的寇准把家眷留在汴京,带着贴身侍卫寇安一人,远赴邓州上任。从身居高位的副宰相,到小小的邓州知州,寇准经历了庙堂的风雨凋零和命运的跌宕起伏。

此刻,他心向老庄,神往林泉,愿用超然的内心表达出外物不足萦怀的人生态度。于是,他在《南阳夏日》一诗中写道:世间宠辱皆尝遍,身外声名岂足量。闲读南华味真理,片心惟只许蒙庄。

尽管有贬官的失意,有离京的不快,但当踏上邓州这片广阔的土地时,寇准想到自己终于远离了朝野纷争,顿时胸中块垒一消殆尽,甚至开始谋划着怎么去造福桑梓。

惩处贪官为民申冤

寇准上任伊始,针对贪官污吏欺压百姓、不法之徒横行乡里,贴出告示表示要惩处贪官,为民申冤。

很快,告状信如雪花般飞到了州衙。特别是乡民状告州衙典吏徐养正,伙同各乡里正,在收取耗银时,故意压低成色,巧立名目,中饱私囊,大吃大喝,搞得民众苦不堪言。对此,寇准郑重宣布:

今后,不准任何人再借故多征耗银。本州的公差到乡下、县里用膳,一律供应平常饭菜,而且凭伙票就餐,发现有威逼强敲之事,一定严加惩处。

之后,徐养正被革去典吏职务,打进监狱。

以 此为契机,寇准着手整顿吏治,清除贪赃枉法、懈怠公务者,褒扬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者,从而树立了良好的衙门风气。没几天,寇准亲自拟写《定耗银告示》,张贴在邓州各县乡。百姓们奔走相告,拍手称快。

寇准在邓州任上,审理了一大批冤假错案。他断案公正,爱民如子,深得邓州百姓之心。

筹措资金兴修水利

寇准在邓州做的最大事情,是兴修水利,劝民农桑,发展经济。

当时,六门堰等诸多水利工程历经战乱,年久失修。为保证农业生产,寇准决定修缮六门堰。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寇准一方面上奏请求朝廷拨款,一方面向城内的富商大贾筹资,各级地方长官也分配有筹资任务。

寇准乃一介清官,捐了五十两纹银后,就无能为力了。寇准凭借深厚的书画功底,通宵达旦进行书画创作,筹措资金。

但是,邓州通判叶文成和判官刘留,心怀不轨,故意拨弄是非。受其影响,当地的许多官吏不愿捐款。

于是寇准立即免去刘留通判一职。随后,贴出告示,公布捐款人的名单和未捐人的原因,让邓州民众自由评论。

前来围观的百姓,弄清事情原委后,将矛头直指叶文成。叶文成迫于压力,捐了二十两纹银。

没多久,朝廷拨款十万两纹银用于修复六门堰等水利工程。

移风易俗破除弊端

寇准来到邓州后,非常重视对民众的教化。

一天,典吏徐旗报来的两份材料,引起了寇准的高度关注。

新野民妇赵玉娥,与邓州男子常善成亲。婚后不久,常善就死于戍边战场。数月后,儿子出生。此外,赵玉娥上有瘫痪在床的公婆,下有两个十来岁的弟弟。丈夫死后,全家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到了赵玉娥一个瘦弱女人的肩上。她每天早出晚归,卖烧饼养活全家老小六口人,其艰辛可想而知。

赵玉娥的父母和婆婆,看到她心力交瘁,劝她改嫁,可是她说啥也不肯。就这样,她含辛茹苦,把两个小叔子养到了十八九岁。而就在这时,一场病魔却夺去了赵玉娥年轻的生命……

寇准认为,赵氏虽未做出什么大事,但她的贞节义行符合圣贤之道,有助于教化民众。因此,衙门为赵玉娥专门修建了节女祠坊。

通过寇准移风易俗,破除弊端,当地的民风大为改善。

应召赴京告别邓州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宋真宗即位。太宗最大的遗憾,就是临终前没能见寇准一面。真宗素知寇准性格刚烈,对他颇为敬重。于是,他召回寇准,升其为工部尚书侍郎。

经历了官场沉浮的寇准,早已心无波澜。在他看来,只要能为国效劳、为民请命,到哪里都是可以的。

又是一个春天,寇准在湍河大堤上,最后视察了凝结着他无数心血的六门堰。看到麦苗返青,杨柳摇曳,邓州大地美如画卷,寇准挥笔写下《甘草子·早春》    一诗:柳丝无力,低拂麦门道。暖日笼啼鸟,出坼桃花小。遥望碧天清如扫,曳一缕,轻烟飘邈。堪惜流年谢芳草,任玉壶倾倒。

寇准就要赴汴京了,成千上万的邓州官民攀辕遮道,热泪盈眶,苦苦挽留这位造福百姓的父母官。

明朝时,邓州人民感念历史上的三位贤人——韩愈、范仲淹和寇准的教化之功,在城内立“三贤祠”,奉祀他们


本文网址:http://xxlfgw.com/show.asp?id=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