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盘点篇
总编:杨建红 编辑:大山
《邓教之窗》编者按语:古韵邓州,渊源流长;历史悠久,底蕴浓厚;天佑邓州,浩浩汤汤;人才辈出,起伏跌宕;秀才举人,响彻邓襄;进士状元,名相名将;崭露头角,百世流芳;三贤达人,堪称榜样;铁玄张巡,吾辈敬仰;双回双城,特色张扬;邓州文化,值得褒奖。
追溯邓州几千年的文明史,无论是邓国、穰邑和邓州,从官府到庶民,世世重教,代代书香,其读学之风、重教之习,辈辈传承。如侯国有国学(或曰太学),州县有庠序,乡里有社学,家族有私塾。使得邓州历代书香馥郁,文风昌盛,社会清明,民风淳朴,千业发达,出类拔萃人物葳蕤而生;才会在汉代实行辟举制度、隋代实行科举制度以后,涌现出了孝廉68名、文武科状元3名、文武科进士66名、文武科举人202名、贡生600名、监生171名、秀才数千名的杰出学子。他们之中,既有贤相良将,也有巡抚太守,既有名医名师,也有县丞书吏等。近现代以来,我市走出的优秀人才更是不计其数,他们有的从仕勤政,成为一代名人;有的致力科研,贡献卓著;有的执着教育,成为名师鸿儒;有的出入经典,著书立说;有的经商创业,成为巨贾豪富等,其名人名家难以数计。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的伟大事业、基础工程,为全市社会各界所共识和共举。
今天《邓教之窗》推出【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盘点篇,旨在挖掘邓州历史文化、传承邓州历史文脉、弘扬邓州千年古城风采、让邓州古老大地更加熠熠生辉、生生不息。
特别是三贤三将三状元三个逃荒要饭进士篇,让老师家长告诉孩子读后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一是人穷志不短,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只有读书才能实现抱负梦想,只有读书才能感恩他人、造福社会;(像三进士那样);
二是当官必须清廉、心中装着百姓,一切为人民福祉着想,不计蝇头小利,不能鼠目寸光。要胸怀之大,格局之广。(像三贤那样);
三是做人要忠心耿耿,不为三斗米而折腰,不为个人私利而抛弃国家利益。要铁骨铮铮、宁死不屈、鞠躬尽瘁、百世流芳。(像铁玄、张巡、李贤那样)
逃荒要饭三进士:
白牛逃荒要饭定居湍河三里河的王世仁;
方城逃荒要饭定居城东丁家营的吴阿衡;
逃荒要饭艰苦求学陶营定居读书的周斌州
亲爱的读者:为了大家参阅方便,我把搜集整理到的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乡土教材编辑在一起,分为三卷。其中卷一为红色基因传承篇,主要选取红色基因传承基地和人物故事,学习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突出贡献精神;卷二为历史人物励志篇,邓州历史悠久,流芳百世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学习他们如何励志刻苦求学、如何廉政为官、执政为民、造福一方的优良品质;卷三为名胜古迹景观传说篇,了解邓州文化源远流长、响彻古今中外。激发热爱邓州、建设邓州、创造邓州美好明天做出巨大贡献!
多数文章源于网络、参考邓州地名志、邓州历史概览。个别文章根据人们传说口述整理,由于自己历史考证资源有限,难免瑕疵不断。如文中出现有不妥或者涉及侵权现象,第一时间告知我们。版权归原作者、归原出处所有。并一并致歉感谢!
【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盘点篇
卷一:红色基因传承篇
姚雪垠,原名姚冠三,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父亲上过开封优级师范。由于家境窘困,母亲准备在他出生时溺婴,幸为曾祖母所救。从小爱听外祖母讲故事,还由此激发了想象能力和文学兴趣。
邓县地处豫西南,环境闭塞落后,水旱灾害与瘟疫频仍。加上封建军阀压迫,农民无以为生,或外出逃荒,或铤而走险,土匪遍地。姚雪垠9岁那年,土匪攻破寨子,姚家房屋和衣物都被烧光,从此随父母逃到邓县城内居住。在县城里,先读了一年多私塾,又上了三年教会办的高等小学,背诵过大量古文并习作文言。暇时爱听艺人说《施公案》《彭公案》《三国志演义》等书。
1924年小学毕业后,去信阳上中学。同年冬,由于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学校提前放假。 此后四年多,去樊城鸿文书院读书。1929年夏,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
抗战爆发后,从北平辗转来到开封,与别人合办《风雨》周刊,任主编。
1945年到四川三台,任内迁的东北大学副教授。1948年以后,先在高行农业学校,继在私立大夏大学教书。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任私立大夏大学副教务长、代理文学院长。
1929年后,在《河南日报》副刊用“雪痕”的笔名发表处女作《两个孤坟》和其他作品。
1931年因参加学潮被学校当局开除,此后刻苦自学,广泛阅读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作品,到北平以投稿、教书为生,曾在《文学季刊》《晨报》《大公报》《申报》等北平、天津、上海的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文学论文多篇,富于时代感。
抗战爆发前夕,先后在《文学季刊》《新小说》《光明》、北平《晨报》、天津《大公报》上发表了《野祭》《碉堡风波》《生死路》《选举志》等10多篇小说,这些作品展现了内地农村黑暗混乱的现实图景,和被压迫者奋力反抗的斗争画面。此外,编过《大陆文艺》《今日》两种刊物,在《芒种》《申报》上发表杂感,还刊出散文散文诗、文学论文多篇。这些文章同样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切,有敏锐的时代感。由于受文艺大众化、大众语讨论的影响。
1931年5月,由袁介亭做媒,在开封结了婚。时年,姚雪垠21岁,王梅彩18岁。从此,姚雪垠和王梅彩就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1935年起,陆续在北平《晨报》,天津《大公报》发表短篇小说。
1936年曾收集家乡口语,编为《南阳语汇》。
抗战爆发后,发表论文、杂感数十篇。并曾赴徐州前线采访,随后写成书简体报告文学《战地书简》。
1938年春到武汉,在《文艺阵地》1卷3期发表著名的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1939年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开始在胡绳主编的重庆《读书月报》上连载,同时还创作了颇有影响的中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
1939年起,主要精力创作中长篇小说,写有《春暖花开的时候》《戎马恋》《新苗》《重逢》等。这个时期,他也写了不少文学论文,如《论现阶段的文学主题》《通俗文艺短论》《文艺反映论》《屈原的文学遗产》等,其中一部分曾集为《小说是怎样写成的》一书出版。此外,还印行了《M站》《春到前线》《差半车麦秸》等短篇集。
抗战胜利前后,转向故乡与童年的题材,完成了自传性长篇小说《长夜》,并写了《我的老祖母》《外祖母的命运》《大嫂》等一组散文。
解放战争时期,在上海还写了记述爱国科学家的传记文学《记卢镕轩》和短篇小说《人性的恢复》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明初的锦衣卫》《崇祯皇帝传》等学术论著,这为他后来创作《李自成》准备了条件。
抗战胜利后到上海,在此期间出版有报告文学集《四月交响曲》,短篇小说集《差半车麦秸》《M站》,中篇小说《牛全德和红萝卜》《重逢》,长篇小说《戎马恋》(一名《金千里》)《新苗》《春暖花开的时候》《长夜》,论文集《小说是怎样写成的》,传记文学《记卢镕轩》等,并研究明代历史,发表了《明初的锦衣卫》《崇祯皇帝传》等学术论著。
1953年因中南地区作家协会成立,迁居武汉。除写了少量报告文学、短篇小说、散文、杂感外,创作上处于苦闷的时期,只在50年代中期发表了《试论〈儒林外史〉的思想性》《现实主义问题讨论中的一点质疑》等论文。
1957年创作代表作5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李自成》这部小说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首先,它成功地刻画了李自成、崇祯帝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李自成思想性格上的变化,崇祯皇帝维护风雨飘摇之中的政权时的宵衣旰食,都是具有深度和广度之笔。其次,小说在明末清初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都不乏生动描写之处;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描摹大多翔实逼真。
1999年4月29日逝世。
获得荣誉
1963筿年出版了第1卷,译成日文后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
1976年出版的第2卷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社会活动
1938年春去武汉,不久参加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从事抗日的进步的文化活动。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任全国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
姚雪垠[原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姚雪垠文学馆前门匾额“姚雪垠文学馆”为当代文学家周而复亲书。正房匾额“文坛飞将”为当代文学巨匠茅盾书写。楹联为当代书法家张志和撰书:“瑞雪无垠,得晴日自成气象;姚黄有约,与桃李共沐春风”。西厢房楹联为著名作家魏巍撰书:“名满千载传后世,文星百代照南阳”。东厢房楹联为当代文豪、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撰书:“笔底风雷传闯史,胸中浩气贯嵩云”。此院楹联匾额组成了极高品位的书院楹联文化。
正房陈列着姚雪垠生前的生活、工作用品,及其主要获奖证章;西厢房布展着姚雪垠70年的艰苦创作历程,分四部分:情系故乡,追求光明,投身民族解放洪流,风雨岁月。东厢房布展着姚雪垠的文学艺术成就,分四部分:文坛交往,享誉中外,缅怀与纪念,大家评说。
韩作黎,生于1918年7月,邓州市桑庄乡韩营村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儿童文学作家。
五岁在祖父的私塾读书,一直到十五岁。在这期间艰苦学习,打下了国学的基础。1934年考入县立高等小学堂,1935年考入县立初级中学,他深知自己自然科学知识的欠缺,就特别下功夫,从而使各门功课都获得优良的成绩。而写作依然是他的爱好,在校刊和县里办的报纸上多次发表文章。
1938年冬,他结识了一位高中生,在其帮助下,他读到了《解放》杂志和陈云同志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书刊。1939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1939年夏,他考入了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地下党在学校的支部书记。为了宣传革命思想,他用“黑黎”的笔名给报刊投稿,1941年他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小胖子》,描写一农村少女的觉醒,发表在姚雪垠主编的《中原文化》上,这是他的处女作。由姚雪垠推荐,他又当了邹韬奋主办的《全民抗战》刊物的特约通讯记者。在师范二年级时,做党的地下工作,请假逾期未归。被学校开除。经党组织安排,到山区当了小学教员。皖南事变后。党组织调他去延安。他徒步二千里,于1941年5月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入延安大学学习,整风中,他写了《我是怎样反省自己的》一文,刊登在当时的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上,编者按指出:韩作黎的学习精神是“青年党员学习的榜样。”他的这篇文章被收入整风学习的参考材料中。在延安大学学习一年后,被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1943年又回到延安工作。
1945年初春,党中央组织部派他到延安八路军抗属子弟学校工作,从此他就为党的教育工作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在那里他先做教员,后当教导主任。他始终遵循着八个字:“耐心说服,启发教导”。有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李久铭,在家乡当过儿童团员,他入校后淘气得出奇,老师和同学都讨厌他,要求领导准许他辞去教导主任,去担任李久铭那个班的班级主任,他细致了解了李久铭的经历,发现其优点、长处,耐心启发教育,终于使其转变,成为一个好学生,后来出国留学,成为研究稀有金属的专家。新中国成立后,韩作黎写了《我是怎样改造李久铭的》一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曾对新中国的教育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韩作黎一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求学生锻炼身体,他常带着学生跑步、打球、踢毽子,要求学生讲卫生,他就和学生一起扫除,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就带头开荒,种地、纺线,织围巾。项阿毛是烈士项英的孩子,刚入校时毛病很多,韩对他既耐心教育又严格要求。一次项阿毛在老乡家掏麻雀时,把房屋踩了个洞,韩就领阿毛向老乡赔礼道歉,又把房屋修好。
1946年深冬,由于战局紧张,八路军抗属子弟学校与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合并,韩作黎担任教导主任。我军撒离延安,学校也随之撤退。敌人闻迅尾随追来,两面包抄,情况万分紧急,五百多名学生,五、六十名教员和工作人员,只有几支步枪、手枪、几十颗手榴弹和十几头牲口,这些孩子,大的有十三、四岁,小的只有七、八岁,韩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证这些革命后代的安全。深更半夜,他们机智巧妙地突破敌人的包围,翻越了几座大山,走了一天一夜,甩掉了敌人的追击,却又有一条冰河横在前面,附近又没有桥。在这关键时刻,校长和韩主任首先站出来,带动了教职员工都站出来,背上背一个孩子,怀里抱了个孩子,踏进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一趟又一趟,五百多名学生终于安全渡过了冰河。这支队伍在行进中,小的孩子坐进牲口驮着的“架窝子”里,就是牲口背上架着两只驮筐,一边坐一两个孩子,摇摇晃晃磕磕碰碰地在山道上行进着。由子山道狭窄,行走十分艰难。突然,一只牲口因“架窝子”碰了山壁受了惊,疯狂地奔跑起来,随时都可能滚下去,把四个孩子摔进山沟里。韩作黎“唿”的一声跃到路边,用肩膀死命顶着“架窝子”跟着牲口飞跑。突然牲口扬起前蹄,向前跨越,把韩作黎撞了个趔趄,牲口带着“架窝子”卷着四个孩子,咕碌碌滚下山坡,他毫不犹豫,也跟着滚下坡去,脸撞破了,他顾不得擦血迹,就去抢救孩子。幸好,孩子们被反扣在“架子窝”里,安然无恙。就这样,他们历时八个月,行程二千余里,尝尽千辛万苦。在党中央派来骑兵保护下,渡过黄河,到达安全地带,孩子们没有一个受伤。
北平和平解放后,韩作黎所在的学校和晋豫鲁的行知小学,晋察冀的光明小学合并为华北育才小学,迁入北京先农坛,韩作黎任副校长。他对自己的儿子教育同样认真,有一天他的两个儿子拿了校园的两个石榴,他知道后严厉批评了儿子,拿钱去赔偿,并用星期天带着两个孩子在校园义务劳
动一天。这样全校再没有发生学生偷果子的事。
建国初期,他在教育部视导司担任视导并兼《人民教育》杂志编辑。1950年8月,调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办的育英学校当校长。1956年调北京市教育局任副局长。1958年任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文教书记,1961年他根据自己深入教学第一线的体会,撰写了《学习和掌握教学规律》一文,发表在中共北京市委主办的《前线》杂志上。1964年调回教育局任副局长。1979年任教育局局长和党组书记,直到l981年退居第二线,任教育局顾问组长。
《3》▶【乡土教材】探寻邓州历史文化之革命教育家杨韫玉篇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离休干部杨蕴玉同志(享受部长级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8月3日9时4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4岁。
谨以此文悼念老革命家杨蕴玉!
1963年7月21日,毛主席在首都机场接见杨蘊玉
杨蕴玉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真正与杨老接触是2012年。那年,我牵头编辑反映抗日英雄梁雷事迹的《民族魂》一书。因梁雷是杨老的老师和革命引路人,又是作家姚雪垠的好友,所以杨老和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就成了《民族魂》的主要推动者、资料提供者和撰稿人。从此,我和杨老开始了近距离交往,成了忘年交。近几年,除无数次通电话外,我每年都要去北京拜访杨老一次。随着交往的增多,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在我心中牢牢扎下了根,再也挥之不去。
杨老18岁参加中国共产党,投身于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19岁就担起了县委书记的重担,把青春献给了太行山人民。新中国成立之初进京任北京市妇联副主任,34岁调全国妇联,任常驻国际民主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和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成为建国初期中国妇女运动的领导者之一。“文革”后复出任教育部副部长,分管外事工作,为促进中国与世界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退出领导岗位后,她又担任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继续发挥着余热。
她是 一名旧制度的叛逆者。杨蕴玉于1919年出生于河南邓县(今邓州市)构林镇一个地主家庭,但她骨子里生就了向往人身自由,追求社会正义的性格。17岁就写出了《论女子无才便是德》和《论三从四德》的作文,抨击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就在那一年,为了反抗包办婚姻,也为了继续深造,毅然离开舒适的家庭到开封求学,一年后再因家庭逼婚,只身奔赴太原,参加了“牺盟会”军政训练班,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在以后几十年的生涯中,她坚持不懈地为中国乃至世界妇女谋解放、谋平等、谋权利、谋尊严,成为独立女性的代表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的杨蕴玉
她是一名信仰坚定的革命者。她志存高远,自幼就立志报国。十二、三岁的小小年纪,当读《岳飞传》读到岳飞被害时,恨死了卖国贼,气得把书摔在地上,趴在桌子上痛哭。“9·18”事变后,她随学生上街游行,因个子小,便站在凳子上,手持小红旗,哭诉日本暴行。17岁在开封女师读书时就参加了“民先”(即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因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而被学校开除。18岁那年,终于找到了共产党。自此,跟着党奋斗了七十多年。在那漫长的岁月里,她对党的信仰从未动摇过,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党叫干啥就干啥。曾从县委书记之职调到县妇女部长的岗位,她无怨无悔。曾以六个孩子的妈妈之身,两次出任驻国际民主妇联书记处书记长达四年之久,她义无反顾。就是在“文革”中下放“五七”干校劳动,她也当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添砖增瓦的机会。直到晚年,她的信仰仍没有丝毫动摇,她常说:“夕阳迟早是要落山的,但它的颜色始终是红的。”她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
她是一名拼命三郎式的实干家。她常说:“共产党人干事,就要雷厉风行,”她的一生,可谓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一生。1938年初,任晋东南牺盟总会锄奸部部长时,她面对日军侵略、根据地初建、形势混乱的局面,快刀斩乱麻,果断处决了一批甘心事敌的汉奸,大长抗日志气,老百姓称赞她比“男人还厉害”。在左权县抗日战争的7年里,她冒着硝烟炮火,踏遍了左权县的山山水水,历经了抗日战争的腥风血雨,与左权人民生死与共。1940年百团大战刚结束,接着是敌人疯狂的报复性秋季大“扫荡”。形势非常严峻,而当时的左权县委只有任副书记的她一人在岗,而且刚生了孩子七天。她咬着牙拖着虚弱的身体,翻山越岭安排反“扫荡”后的善后工作,群众无不为之动容。新中国成立之初,30岁的她担任北京市封闭妓院的副总指挥,女扮男装,进人妓院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参与组织指挥,一夜之间封闭北京224家妓院。后来又主持北京妇女教养院工作,硬是把一千多名妓女由鬼变成人,使她们从黑暗走向了光明。1963年在莫斯科世界妇女大会上,挺身而出,与国际民主妇联少数领导人的错误路线和反华言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