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飘,卫河汤汤
——记河南省浚县大运河抗洪抢险纪实
总编:杨建红 主编:胡奇强 特约记者:靳思忠
党旗飘飘,卫河汤汤。
2021年7月21日,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也是浚县人民不堪回首,心碎刀割般沉重的日子。浚县这座英雄城市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呀!
7月29日,凌晨一点,我在朋友圈里,忽然发现王庄镇召开迁安紧急会议,说是上游的水势凶猛,要在浚县最后一道防线王庄泄洪,王庄镇里46个村庄8万人,必须全部迁移,不留一人。7月30日凌晨1点11分,这个时间将永远成为王庄镇8万人民共同心碎的记忆。
这么多人守了这么多昼夜,新镇、小河、卫贤、白寺、屯子以及四个街道办都成为一片汪洋,现在只剩下千年古城浚县、善堂镇暂时安全。整个县城以西、王庄北部基本淹没,几十万人民失去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浚县,古称黎阳,在中国版图上它只有966平方公里的土地。古时候黎阳东临浊浪滔天的黄河,西接九曲蜿蜒的永济渠,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重要的粮食产地,自古有“黎阳收,顾九州”之美誉。隋唐时期,国家四大粮仓之一一一黎阳仓,就建于大伾山北麓。这是一座从2000多年历史深处走来的古城,是河南省唯一一座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源于春秋卫地的河流卫河(即御河)穿城而过,他也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一段古河道,记载着大运河往日的盛景和繁华。
全省几天几夜的强降雨,上游河水暴涨,水库泄洪,使卫河水位持续上涨,直逼浚县千年古城。卫河依偎的明代古城墙,曾经抵御过外来侵略者的铁蹄,如今又要以它的铜墙铁壁挡住千年一遇汹涌肆虐的洪水,保卫古城。
和浚县人民一起战斗的人民子弟兵、武警部队、消防指战员、专业救援队,甚至从全国各地驰援而来的成千上万名志愿者,备战桥头城下、淇门溃决、彭村堵口、傅庄筑堤、卫河南水北调管网等险情处。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撑袋子的、装沙子的、系口袋的、搬运的、传递的,无论男女,不分老少,大家肩并肩,脚抵脚,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固堤坝,筑防线,保卫我们的家园。他们走到哪里,党旗飘扬在哪里。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但此时此刻,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浚县人。
多少人汗流衣背,多少人泥沙满身,多少人浸泡水中,多少人累倒在地……但没有人喊累,没有人退缩,没有人畏惧,他们筑起了保卫家园的钢铁长城。
那夜,浚县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浚县城是英雄的城市!那夜,古城墙上金色的灯光照亮了浚县人民战胜洪水的身影,见证了浚县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当夜安静下来,精疲力竭的人们逐渐离去,仍有不少人民子弟兵、志愿者不肯离开,他们要彻夜守护堤坝。于是堤岸上横七竖八躺了那么多浚县的守夜人。在保卫古城而战的同时,6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村庄的人们也在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当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三条河流水位猛涨,新镇、小河的村民就自发地组织起来,砌坝筑堤,连夜奋战,联合巡逻。只是大家低估了这次洪水的上涨速度和破坏性,当上级泄洪的命令发出,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昔日美丽的家园,良田沃野化为一片汪洋。而且最早撤离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村里的青壮年把家人送到村口,送上迁安车之后,仍然返回村里参加抗洪抢险任务。
面对势不可挡,汹涌肆虐的洪水,眼睁睁的看着祖祖辈辈的家业倾刻间被淹没,丰收在望的秋玉米被淹过头顶,鸡场猪圈里的牲畜在水中痛苦的挣扎,多少个汉子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无数个乡亲一夜之间成了灾民,有家不能归,万民恸哭,心如刀绞,这牵动着全县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全国各地人民的心。
浚县挺住!浚县加油!一声声呐喊撕心裂肺。
全国无数个有责任,有担当,有大爱的志愿团队,在抗洪抢险的前线和物资供应的后方进行着无缝对接,传递着正能量,进行着家园保卫战。
巡堤值班、装沙筑堤、搜救群众、装卸物资、安抚灾民,为抗洪一线做饭送饭,大家用自身的行动感染着更多的人救援浚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爱的地方就有力量。每个人都是心甘情愿的付出,每一个志愿者都在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大家为去晚了无沙可装而懊恼,为志愿者太多搭不上手而着急,为捐赠物资找不到途径而焦虑……
河南全境六个泄洪区浚县占了四个,我们承担得太多,数以万计的父老乡亲只能投亲靠友或暂住安置点,黎阳中学、科达中学等学校都成了政府安置点,还有很多社会的辅导机构,私人企业也无偿为灾民群众提供住宿。
亲爱的父老乡亲,党和政府不会让大家受苦再流泪,一定会竭尽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家园的工作。在王庄镇党委迁安会议上,党员干部宣誓“坚决完成任务”掷地有声,却又何等悲壮,让人心酸泪目。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一时间几十万人无家可归,万顷良田颗粒无收,在这历史性的抉择面前,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这座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2021年7月30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