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学雷锋活动在豫东大地开出绚丽之花
——记学雷锋带头人、周口市学雷锋工作站站长朱德平
总编:杨建红 主编:胡奇强 特邀记者:阎汝山
朱德平,男,1957年生,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人,中共党员,高级摄影师。河南省影视家协会图片社主任,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朱姓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朱姓委员会周口分会会长,豫东朱氏族谱编修理事会理事长。学习雷锋网、雷锋精神万里行、周口市学雷锋工作站站长。
朱德平生长在一个具有良好家教家风地的家庭,从小就明白责任大于荣誉,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他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 的歌声长大的,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他象雷锋那样立志做一个有责任于社会,有贡献于民族的人。无论工作在哪个岗位上,他始终坚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尽职尽责,真情奉献。
青少年时代学雷锋标兵
雷锋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线阳光,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限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朱德平时刻把这些话牢记在心,雷锋成了他追捧的独一无二的偶像,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雷锋精神诠释的淋漓尽致。
在上中学时,德平就是学校里的学雷锋积极分子,他积极帮助同学,助人为乐,带头扫地,擦黑板,做好事,被师校评为五好学生。毕业后在生产队劳动时,他早上工,晚下工,处处带头,做了好事不留名,成为青年人学雷锋标兵和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人物。
文联单位的大好人
良好的家教培育了朱德平艺术人生,他一直钟情于公益文化事业。早在蒙学之初,他就喜欢摄影,学诗,读史。诗意明志,所吟诗歌语言清新,具有节奏美感,并有着良好的摄影技术,在摄影界小有名气,成为当地的才子。他被选拔推荐参加工作,成为河南省文联图片社工作人员,被提拔为影视家协会图片社主任。在工作单位,德平求真务实,爱岗敬业,更是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他以雷锋为榜样,严谨要求自己,发扬缧丝钉精神,从小事做起,做实事,办好事。“以德为本做好人、勤学苦练做能人、勇于开拓做新人”。每天上班,他来的最早,来到后开门,扫地,为同事们沏茶倒水。下班后整理室内环境卫生,下班最晚。他立足本职,勤劳务实,任劳任怨,实现自我价值和自己做人的准则,从而提升单位的文明创建水平。他把雷锋的精神实质紧密地融合在服务岗位上,更加感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不但自己做好还要带动员工,扎扎实实的做好工作。他经常这样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官位,不在于权位,只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为此,他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无闻辛勤地工作在自己的服务岗位上。时刻用雷锋的标准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被同事们誉为文联里的大好人。
文明礼仪的传播者
1917年,朱德平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到了家乡。本应该休闲他却没有清闲下来,历史的深究,使朱德平了解到了世界的源远流长与丰富灿烂。 感悟到历史的沧桑,宏阔和人生的悲喜哀愁。德平认为,中华传统美德,百孝为先。他知道,做事要有慈悲心去对待别人,善待父母、妻儿。善待身边的人。其旨趣在于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善孝礼仪之根本。因而,他积极义务参与家族续谱修志工作,带头捐款作为修谱经费。 2015年,经朱氏族人推选,朱德平担任了豫东朱氏族谱编修理事会会长。当年农历腊月初八,在淮阳区朱集乡成功召开了续谱誓师大会。参加续谱大会的人数达300余名。为了查清祖上的分支关系,20l6年7月,朱德平身带重病与族人朱树群专程到淮阳区大昊陵碑林考察。时正值仲夏三伏,他们冒着盛夏酷暑,每天10多个小时,逐字查询近百坐碑文,由于碑残字缺,个别古碑泯灭,无果。但这种求实认真极端负责的精神令人叹服!为了查清来祖的根源,他又带领几个县的宗亲代表,不辞辛苦,去山东单县朱家大院,拓城县朱堌寺,安徽省临泉县寻根。得到了各个地方的宗亲热情招待。
淮阳区新站镇栗店村,祖上分四门,长门大约在300年前因战乱亲人走失,朱德平通过这次读谱,希望能把失联的亲人找回来,能够编篡一本完整的家谱。他自费带领几位知名人士南下寻亲。连续3天,跑遍了20多个县市,几百个村庄,终于在安徽省临泉县,找到了走失300多年的本族亲人。他们已发展到1000多口人,朱氏村里的团圆梦终于实现了。
为了续谱更加准确完善,身得重病的朱德平,在雷锋钉子精神地鼓舞下,无私奉献。他经常素餐俭宿,不避寒暑,穿梭于数县族人贤达之间,访贤问友,收集先人逸事名讳及原谱遗漏,支派及其支派的来去,何时何地及其它。访寻中,在淮阳区朱集乡后张庄村朱忠梁的推荐下,喜得尘封400余年的先祖朱忠臣及妻高氏合葬《墓志铭》,为释读碑文中的篆书,又亲自前往北京求贤问儒。经过几年来的热情召集,每年清明节朱氏扫墓祭祖,给老祖立碑,已经成为朱氏宗亲的常规活动。
经过这多年的努力奋斗,朱德平亲自主编的《美丽河南》大型画册《朱氏家训》,宣传本,《豫东朱氏族谱》1一4卷,也都顺利出版面世。这些活动与书籍的出版,为提升家族的凝聚力,促进宗亲的互帮互助,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提起朱德平的无私奉献,朱氏族人们都说:“朱德平为续谱功不可没”。
学习雷锋的倡导者
2019年春天,为了响应习主席大力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号召,中国好人春晚总导演、中国雷锋网总编、中国雷锋精神万里行主任杨建红女士与雷锋网、雷锋精神万里行总顾问朱忠良将军,来周口传播学习雷锋精神活动,见到了从省文联退休返家的朱德平,说明了宣传雷锋精神万里行的来意后,真是所见皆同。朱德平立即响应雷锋精神万里行活动,当及表示要做宣传雷锋精神的志愿者,无私传播雷锋精神,弘扬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自己的余热。于是朱德平陪同他们去周口市宣传部文明办和淮阳区宣传部文明办,与领导们沟通情况,得到了市、区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拥护。2020年 11月,年逾花甲的朱德平义务担任了中国雷锋网、雷锋精神万里行、周口市学雷锋工作站站长。开始了他学习雷锋,宣传雷锋精神的新征程。他自费亲赴周口市川汇区、淮阳区、太康县、鹿邑县、郸城等区县,与当地领导畅谈宣传雷锋精神万里行的伟大意义,组建学雷锋工作站,号召人们掀起学雷锋热潮。
朱德平常说,雷锋是一个平凡人,他的事迹却让我们潸然泪下。雷锋早已不在人世,他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雷锋象一棵参天大树,以雄伟姿态,守护人们心中的一方净土。雷锋永垂不朽,雷锋精神永远引领时代潮流。让我们新时代的人,发扬雷锋精神,学做雷锋传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吧!德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建立学雷锋工作站和召开宣传会议,德平自掏腰包2000余元,无私奉献给宣传雷锋精神的事业中。他和一些具有雷锋精神的人们为宣传雷锋精神,舍去休息时间,不停的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他率领站里的工作会员,义务大力宣传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重大意义,号召人们学习雷锋,争做好人,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做新时代的活雷锋,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贡献力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他和工作站人员的宣传号召下,周口市先后涌现出淮阳区朱集乡杜楼学雷锋宣传团,学雷锋先进集体朱集二中学、新站镇天齐村、天齐小学,郑集乡朱桥村以及淮阳、太康、鹿邑、郸城、川汇区的学雷锋先进团队和学雷锋先进个人张之先,马春荣,杜思凤,曾凤荣等人。于2020年11月27日,在淮阳区朱集乡杜楼村,成功组织召开了学雷锋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命名表彰大会。为让大会开得隆重而深入人心,朱德平又诚恳邀请雷锋精神万里行主任杨建红女士及党建国主任前来杜楼大会现场宣导雷锋精神,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12月10日,又在大张营村召开学雷锋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当地引起很大的轰动效应。
朱德平为人低调,从不到处宣扬自己做过的好事,属于一个做了不一定说的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的人们认可和赞誉,他将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发扬雷锋精神,义务奉献,成为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好人。他要让雷锋精神在豫东大地上进一步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