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网》特邀记者:韩杨杨 程新颖
2017年12月19日,《学习雷锋网》外联部主任邹红兵光临《学习雷锋网》办公室,央视签约书法家杨建书赠邹红兵字;
邹红兵:不忘初心 传承新时代雷锋精神
2017-12-06 东北新闻网
“真诚待人,踏实做事,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邓州市工商局干部邹红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一九八五年,十七岁的邹红兵光荣的加入了征兵的行列,成为沈阳空军86338部队浪头卫生队的一名卫生员,本着不怕吃苦不怕累的精神,年纪最小的邹红兵脏活累活抢着干,受到了领导和战友的一致好评。
学习雷锋 从小事做起
在药房,邹红兵深深地感到自己业务水平有限,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积极地向老师学习,把好治病救人关,一次次的为病人排忧解难,一次次的为战友解除困惑。工作之余,和蔡队长一起帮助孤寡老人张奶奶,经常为她买煤打水送米,使老人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老人经常激动的对人说;“虽然我没有亲人,但是解放军比我的亲人还亲啊!”邹红兵就是这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在部队服役期间默默无闻,不忘初心连年受到部队的嘉奖,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邹红兵,加入共产党,向党旗宣誓,弘扬雷锋精神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一九九零年,邹红兵从部队退伍成为了一名工商干部,怀揣着梦想,他更加刻苦努力了,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五年期间连年全国统考考取经济员、助理经济师、聘任干部、公务员,多次被工商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学习雷锋永无止境。一九九三年九月九日晚上,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邹红兵和同事赵航拿着收到的工商费用正准备返回单位,突然远处传来了急促的呼救声:“快抓小偷啊!”俩人顺着声音一看,只见有两人分别骑着自行车,一人带着液化气罐,一人带着电视机,慌慌张张往前跑。见此情景,赵航大喊:“抓小偷”,邹红兵二话不说,把放着工商费用的公文包往赵航怀里一塞,毫不犹豫的纵身一跃就去抓小偷,这个在部队服役期间练就了一身硬功夫的铁骨铮铮汉子,和自行车赛跑引起了路人的驻足观看,也让小偷惊慌失措,终于两个小偷体力不支,丢下偷到的东西仓慌而逃,挽回失主当时六千余元的损失,大姐含泪连连感谢。邹红兵被邓州市社会治理委员会授予“见义勇为好公民”的荣誉称号,在全市的表彰大会上发言,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标兵。
邹红兵获得的珍贵荣誉
雷锋精神 激励前行
二零零九年,邹红兵得了严重的眼疾申请上北京治病,一贯坚强的他没有被病魔打倒,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始终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在北京治病期间坚持每天在西客站做义工扫大街,热心助人帮助老乡,并帮助家乡的政府协调信访工作,对上访的老乡耐心解劝,让其体谅当地政府的难处,使信访人员能主动回家,并资助穷困信访人员使其自力更生,脱贫致富,被老乡亲切的称为“知心人”。
邹红兵向雷锋宣誓,终生传承雷锋精神
牢记使命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
邹红兵在驻京期间,积极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成为学习雷锋网外联部主任,积极向解放军报副总编、雷锋杂志社总编陶克将军学习,经常跟随陶克将军一起为爱心粥捐款,看望孤寡老人;和著名企业家、慈善家尤小龙一起,看望留守儿童,捐助孤寡老人。邹红兵经常去看望雷锋生前一个班的战友许金胜,和他拉家常,听他讲述雷锋的故事。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七日晚上六点,许金胜突然发病,儿女不在身边,邹红兵知道后连夜从邓州赶到张村把老人拉到医院检查,在医院帮老人买了药,等老人的儿女赶到他已经把老人连夜送回了家,老人的儿女激动的要感谢他,邹红兵谦虚的说:“作为共产党员,我能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奉献是我的荣幸,我会一直向他们学习。”
邹红兵跟随陶克将军为爱心粥捐款
邹红兵被授予学习雷锋网外联部主任 邹红兵跟随姚伟东将军在学习雷锋网
邹红兵跟随邓州市工商局李伟局长一起向北京企业家、慈善家、奥运爱心人士尤小龙学习,把奥林匹克精神传向世界,向世界人民弘扬雷锋精神。
邹红兵经常去看望雷锋生前一个班的战友许金胜,听许金胜讲述雷锋的故事。
传承新时代雷锋精神 资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邹红兵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家乡邓州他一直坚守在工作一线,积极帮扶企业为家乡招商引资,资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农民企业家李道斌在北京奋斗十多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常年情系家乡,由于常年不在家乡,对家乡市场了解欠缺有所顾虑,在邹红兵的积极宣扬下,道斌怀着满腔热情带着在北京打拼十多年的资金回到了家乡,短短一年在邓州开了两个超市,生意非常红火。为了感恩于社会,邹红兵又帮助李道斌创办了速派邓州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树立了学习雷锋,传承雷锋精神为企业核心,和道斌共同帮助贫困家庭孩子安排就业达五百余人,资助贫困学生二十人,在社会上受到了好评,充分发扬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邹红兵和李道斌欢送被帮助的贫困人 邓州市二高中被资助贫困学生派代员赴山东烟台富士康务工 表赠送锦旗
时光回转,三个月前,在一次义务活动中,得知桑庄镇高店村高轻身的爱人长期有病,一家五口人靠五亩地生活,16岁的孩子高海涛辍。
长按二维码关注世界好人微信公众平台
投稿邮箱:m185373506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