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杨德堂||抗日英烈梁雷的故事【1】【2】
总编:杨建红 编辑:大汕建强
邓教之窗 2025年08月01日 17:05
邓教之窗和你一起分享
寄语
继续强化危机意识,朝着目标"实干"! 继续强化责任意识,盯着责任"真干"! 继续强化担当意识,扛着担当"敢干"! 继续强化创新意识,想着办法"会干"! 继续强化敬畏意识,揣着纪律"能干"! 继续强化服务意识,带着大家"愿干"!
有梦就不觉黑夜长,挺起胸膛勇敢向前冲!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杨德堂||抗日英烈梁雷的故事【1】【2】
梁雷
梁雷,河南邓州人,1911年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奔赴山西抗日战争第一线,历任雁北战时委员会主任、雁北十三县游击司令、第二战区战地执法司令、偏关县县长,其名字威震雁北大地,使敌伪闻之胆寒。1938年3月壮烈牺牲,时年27岁,堪称民族之魂。2015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被民政部列入第二批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之林。但我们决不能忘记国耻,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们。 谨以此《抗日英烈梁雷的故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和梁雷被国家民政部列入著名抗日英烈10周年,也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尽一份绵薄之力。
【1】少年立志
梁雷,原名德谦,字雨田。1911年1月31日生于邓县城东南70里的梁营村的一个书香门第,先祖中曾出过太学生、儒林郎、盐提举等官。但梁雷父亲梁廷献却英年早逝,家境开始败落。其母亲曹氏,是个勤朴贤淑、恬静寡言、饱经忧患的农村妇女。但在那吃人的旧社会,孤儿寡母生活十分艰辛,还常遭恶人的欺凌。一天,好心的近门四叔对梁雷的母亲说:邓县城边有咱们梁家的一个庄子,那里只住了几户佃户人家,环境安静,你们去那儿住吧,少受人欺负。于是,梁母便带着幼小的梁雷来到了花洲书院东南角的梁庄定居。
1996年5月,梁雷儿子梁克崙、儿媳吳生玫在梁庄梁雷旧居前留影
梁雷的少年时代,正值军阀混战、土匪扰乱、社会动荡的时代,恶棍、官绅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民不聊生。社会的不公,苦难的童年,生活的磨炼,使梁雷对黑暗的旧社会无比痛恨,自幼养成了一种不畏强暴、追求真理、反抗黑暗、向往光明的倔强性格。
1926年秋,梁雷到与住家一河之隔的邓县县立初级中学附属小学(花洲书院)学习。家贫和母教,使这位穷人家的孩子自幼就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十分勤奋好学。除学好功课外,还经常阅读文天祥、史可法、戚继光的著作,立志要当岳飞那样的民族英雄。
梁雷读书的花洲书院旧扯
1927年,该校初中部一位李姓老师无故欺负小学部张老师,梁雷对这位老师的霸道作风十分不满,便组织小学部学生举办声讨会,并将李姓老师赶出校门。一个多月后,李姓老师竟然当上了该校校长,耀武扬威返回学校,一回校便开除了梁雷。(未完待续)
【2】向往正义
1928年春,梁雷转到县立第一小学高小部就读。
邓县县立第一小学是邓县的革命摇篮。曾参加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班学习的地下共产党员郭绍仪,于1928年2月,在一小开办了邓县首届农民运动训练班,姚雪垠等30余名青年参加了学习。也就在这一年,参加南昌起义后南下途中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唐河籍共产党员吴寿青和渭华起义失败的陕西籍共产党员汪琴声(原名王尚德)等一批外地共产党员来到邓州。吴寿青、汪琴声受城关一小爱国民主人士、校长宁介之聘,到一小任教,他们以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29年7月,吴寿青、汪琴声、李子平等在一小开办“暑期训练班”,用革命理论培训党团员及进步青年。接着首届中共邓县委员会建立,县委的办公机关就设在一小,同时一小也成立了党支部。
梁雷读书的城关一小旧址
从此,邓县人民有了明确的斗争方向和带头人。党的组织和队伍如燎原星火,几经挫折,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邓县革命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一小任训育主任的吴寿青,借“总理纪念周”的合法机会,给学生讲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历史功绩,还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揭露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罪恶勾当。
梁雷等同学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无比敬慕,积极主动地向吴老师靠拢。吴老师热情地给他们介绍了
《少年漂泊者》
《鸭绿江上》《冲出云围的月亮》等进步文艺作品。梁雷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得到了启迪。当济南“五·三惨案”的消息传到邓县时,吴寿青在师生大会上,怀着满腔怒火,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使梁雷进一步明白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是中国人民受欺侮、遭贫困的根源。在吴老师的指引下,他同一小的学生,走上街头,游行、演说,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和社会黑暗现象,还发起了抵制日货的运动。
小学生上街宣传抗曰
这一段参与爱国活动的经历,在梁雷心里深深埋下了革命的火种。就在此期间,梁雷由郭绍仪介绍,与县立第一小学学生王学贵等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邓州市政协原主席、关工委执行主任、范仲淹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编外雷锋团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