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习雷锋网官方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人民领袖的爱国情怀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25/5/30 15:43:34 人气:32 标签:

人民领袖的爱国情怀 

总编:杨建红 副主 编:范京磊    编辑:大汕

岳飞网融媒 岳飞文化研究     2025年05月29日 16:11  

     “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爱国主义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的爱国情怀,引领着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微信图片_20250530154540.jpg

     一个人不爱国甚至背叛祖国, 那都是很丢脸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一个人不爱国,甚至欺骗祖国、背叛祖国,那在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丢脸的,也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 

    习近平: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当年开办南开大学,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去培养人才的。我们现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在天津南开大学同部分师生代表交流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 

    我从小就受这四个字影响。四五岁时妈妈买了小人书,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刺字不疼啊?妈妈说,虽然疼,但岳飞会始终铭记在心。我记到现在。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

     ——2014年5月30日,“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到孩子们写的“精忠报国”有感而发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正所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忧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岳飞的《满江红》,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等等,都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怀。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爱国,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 

    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

     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2016年12月12日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爱国,要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7年5月,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要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本文网址:http://xxlfgw.com/show.asp?id=1841
上一篇: 那袋血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