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习雷锋网官方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走进“三农”书写河南商道种业高质量发展文学采风行(五)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25/4/24 16:03:41 人气:32 标签:

走进“三农”书写河南商道种业高质量发展文学采风行(五)

总编:杨建红    副主编:靳思忠    范京磊    编辑:大汕

特约记者   靳思忠   



来源:江帆   浚笔生花    2025年04月12日 22:27 河南   



微信图片_20250424153003.jpg

编者按:

2025年3月29日,浚县作协和河南商道种业共同主办了本次文学采风活动。主题是:走进“三农”书写河南商道种业高质量发展。特邀请安阳市作协主席徐慧根(委派周魏新副主席带队)、鹤壁市作协周鸣祥主席(委派窦增新副主席带队)及各县区作家诗人一行15人,实地参观河南商道种业万亩高效试验基地。离开河南商道种业基地,安阳、鹤壁两市作家诗人们还参观游览了浚县大伾山景区。本次文学采风活动数篇优秀作品专期推送,以飨读者。


春来更有新花枝

——寄语河南商道种业总经理梁新枝女士

文/江帆


商道纵横,诚信为盾。

粮安天下,种子为基。


习近平总书记曾数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一粒小种子,关乎大世界。种子与农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是孕育乡村振兴,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汪老一言以蔽之:“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土地是农业之母,种子素有农业的“芯片”美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句大白话:“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育种如同做人,袁老的话,像一道光,点亮了梁新枝心灵的火种。作为一名从小在土里刨食吃的70后女子,她深谙种子是粮食生产的第一道源头,是现代农业的命脉所在,所谓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从2014年河南商道种业有限公司成立的那一天起,做一粒好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让“好种子”长出“好日子”,成了她和所有员工奋斗的目标与矢志不渝的方向。从此,她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向“芯”而行的追光人。


“一粒合格种子的培育,通常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从选择亲本进行杂交,到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以及利用分子技术进行基因重组和遗传稳定的过程。小麦主要性状基本稳定后,还要经过3~5年的第三方试验,各项规定指标达标后,才能审定并颁发证书,这时才可以称为一个新品种的诞生。”梁新枝一语激起千层浪,面对我们一行外行人讶异的眼神,她平静地笑了,眼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这是一粒种子的十年磨一剑,也是一个人的十年寒窗无人问。她和种子一样,有着相同的精神取向。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它记录着我们所有努力的轨迹。什么时节是小麦的分蘖高峰期,什么是小麦穗分化、拔节与挑旗,什么是玉米拔节与孕穗,抽雄与吐丝及高产高效的黄金攻略,说起那些我们懵里懵懂的专业术语,她鞭辟入里,头头是道,一门心思都用在了“育繁推服”一体化种业链条上,不断上新育新,兴农富农,永远学不会沽名钓誉。也是,金杯银杯,哪里比得上百姓的口碑!朴素是她的原色,厚植种子精神是她无坚不摧的法宝,“做一粒好种子”是自小长在心底的良善,将诚实守信奉为至上圭臬是她的坦荡,这样的真性情真态度,虽为常流所笑,但有百姓喜颂就够了。做一粒端正的有态度的种子,是大地的恩遇,更是百姓的恩遇。


十余年商海浮沉,悲喜自渡,辛酸自知。其中几多风雨几多起落,不足为外人道也。任风云变幻,唯初心依旧。


从开局二百万到后来一千万的惨败,再到现在全数预收2026年种子款的骄傲,每冲过一道险阻,就是一次生命的提炼与升华。生活在赠予一个人磨砺的同时,也往往把境界、开阔与格局相赠。一个从小就懂得亲近土地亲近自然的人,既入商道,自然生来就懂道,无须刻意去寻道。道法自然,商道亦然,这句顺口拈来却意境浑成的“商道种业”的企业名称就是明证。二十四节气早就伴随着她的成长,融化在她的血液里,重组在她的基因中。血管里流淌着惊蛰的雨水,骨骼中安放着露结为霜。踩着时间的节点,踏着月光的脚步,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恍然忘了自己还是个病人。寒来暑往,指导农民农技宣传零距离,科学种植促丰收。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个目标——引领种植户“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因地制宜,精心育种,“把脉问诊”,为农业增收保驾护航,成为种植户首选小麦与玉米种子供应商。


微信图片_20250424154903.jpg


一枝一叶有温度,一粒一穗总关情。她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地操练着小麦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一系列田园“修辞术”,以生命的原色,倾力打造出一行行绿色的希望与一餐餐蛋白质声色宴,用热爱悄然治愈着被生活不断撕开的暗疾。可怜像我这等不辨菽麦的人,长这么大才第一次知道,固定支撑玉米向上生长的根叫“气生根”,其貌不扬的它,竟然有一个非常气势的名字叫“霸王根”!


此一刻,我很想幽上一默。但面对眼前这个因基因突变引起的腰椎坏死,1%的手术成功率,她有幸得以挣脱命运魔爪,那双掂手术刀的手,再也无法承受超出30斤的负重。下肢乏力活动受限的她,不得已只能由牙科医生半道转型自小就耳濡目染的种子行业,另辟蹊径,把生活强加在身的磨难,都当作育种路上的试金石,化为一粒粒蓄势待发的种子。面对这样一个时刻不忘做人以德为先,做事诚信为本的人,除了祝福她好运常伴,所愿皆所期,万喜万般宜,还有什么配得上她数十年如一日,穷日落月地只求为百姓育出每一粒好种子的良心坚守?这样的郑重之心,早已悉数被种子填满。


正如每一个优秀的人背后,都有一段默默扎根的时光。她只字未提前进路上走过的那些铢寸累积的艰辛,却一直把“感恩”当解药一般挂在嘴边,而我们,也佯装不察。波澜不惊的叙述中,她以一颗感恩的心,把一路走来的感悟几次三番,三番几次地贯穿其中,眼神明净,语言质朴,态度从容。由衷之情,溢于言表。不畏难、不服输、不信邪、爱折腾,成了她一路劈波斩浪秉持的最大的底气。也正是这面对困境拯救自己于水火的坚实的底气,终于使得她“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步一成春,妆出万重花,艰难地开拓出另一条属于自己的“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的康庄大道!


如果说“让每一位员工成为股东”只是“非雇佣制”革命的转型股权激励,那么选择“种业寒冬”时为员工升职、加薪、购置“五险一金”更是商道种业独辟蹊径反逻辑的逆周期操作。外求发展壮大,内求团结稳定,动员上下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激发组织活力,增加向心力与凝聚力,如此大的格局和胆魄,又怎能不彼此成全,实现共赢。


当万亩良田共见证,一举成名天下知。当小麦优质强筋品种墩麦88、商道29、浚黎9号,低秆大穗纯角质品种浚黎818、墩麦8等一一通过国审,玉米新品种硕育173、商道909、商道909S、商道338等11个品种相继通过审定,河南商道种业大力实施良种化工程,为浚县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农村经济繁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公司产品更是畅销豫、皖、苏、鲁、冀、晋、陕、鄂等省的多个市县,2018年被评为“鹤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公司又相继注册“小矮墩”“墩麦”“黎阳五谷”“商道龙”等商标,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们的需求。售出的种子,不管一年两年,更是承诺无条件接受退款。一举打破了出门概不退货的先例,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公司先后被授予“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被认定为“鹤壁市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ISO90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荣获“鹤壁市第七届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2023年度全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度全县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奖”等荣誉。


时间比上帝更公平。随着各种表彰的接踵而至,这个命运多舛却又坚决不服输的女子,医生断言她此生很难过上含饴弄孙的生活,如今两个儿子皆已小有建树。绝不认输的信念,命运馈赠了她最好的成全。曾经遭受的创伤与磨难,如今都被农民收获的甜蜜治愈。越来越多的客户口口相传着接踵而至,越来越多的订单络绎不绝着雪花报春,客户的信赖与认可就是对商道种业最大的肯定,那个“土里刨食”调侃自己一生都在“折腾”不休一路追光的女人,用一以贯之的固守与担当,诚信守诺,终于凤凰涅槃,推动蓝图落地,成了“土里刨金”的人。自在逐光的人,就在一路追随的过程中,自己也成了一道光,被无数的我和我们追逐与仰望。此一刻,仰望着公司门口那三座高高耸立的铁皮仓,如同仰望一个堂堂正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的人,一览无余地袒露着干净的内核。——披荆斩棘的人,最终与繁花相拥。


习习春风,吹拂着院子里一丛丛迎风而立的迎春花,也吹拂着心中一波又一波的震撼与感动,更吹拂着一重复一重的笑语盈盈枝——如此契合,其名新枝,苦尽得逢新岁月的“新”,春来更有好花枝的“枝”。一个和迎春花有着一样风骨和底色,把春天栽种在心里,为农民播种希望点亮春色的人,也终将收获整个春天。


微信图片_20250424154845.jpg


于细微处见精神之番外篇

文/江帆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题记


2025年3月29日,其实只是一个很平常的普普通通的日子,之所以想提一笔,是因为那一天,春寒料峭中素不相识的他们送上的来自陌生人的善意与温暖。


那天,我是从鹤壁一早赶来,专程赶到浚县来参加安阳、鹤壁两市作协举办的“商道种业”文学创作的采风活动的,当时开的是老公的车。回到浚县平时小住的地方后,嫌老公的SUV太大,我换上了自己平时更得心应手开的“小蓝”(我和家人对蓝色五菱宏光mini的爱称)。32%的剩余电量,让我有些忐忑,但他言之凿凿地说,来回足够了。


赶在通知时间提前到达河南商道种业有限公司厂区后,还是有点不放心,下午不定安排啥活动呢,如果能给小蓝充一会儿电,我会对接下来的行程更为安心。跟门口一个瘦高个子的师傅说明我的意图后,他二话不说,就把我领到一个新能源充电桩前。奇怪的是,新能源充电桩竟然没有地线,而我的小蓝太过务实质朴,必须借助接地线的三插电源才能够进行充电。想起姐夫曾经为了防患于未然,为我接过一个三插孔的地线。他又帮忙拿来一个插排,但匆忙中忽略了,一插位的插排无法同时完成二插位的需求,他又不厌其烦,好脾气地寻来另一个多插孔插排,忙前忙后,协助插线。好像是为了专门考验他的耐性,插上地线后,小蓝还是执拗地亮起红灯不肯就范。不知道因为是水泥地面,地线是用一块砖压制才导致的心有灵犀点不通,还是因为别的。这一来二去的,我都感觉不好意思了,他还耐性十足,语气和缓,态度温和,脸上不见一丝不悦。他也许知道我此行的目的,也许不知道,但他什么也没问,简单、直接,全程几乎没说什么话,只默默满足着我各种需求。尽管,这服务只是我单方面强加给他的。


其实,有必要铺垫一句,得知我此行采风的地方是河南商道种业时,老公就提了一嘴,说有个郭姓**就在这里上班,早些年都曾有过在浚县一中居住的经历,实在不行可以找他帮帮忙。好巧不巧,同来采风的闺密也认得这个人,而此刻正在为我忙前忙后伸出援手的,正是此君。岁月神偷,我早已忘记了他的样子,也没记住他的名字,再加上他戴着口罩,更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曾经认识他,相信此刻的他也不会晓得我是谁。但攀交情的话我一个字没说,怕因为自己的世俗,亵渎了他的认真。


倒春寒的风,吹着我瑟瑟发抖的冷,但空气中早已不知不觉添了暖意。无关的话我还是什么也没说,连同我的感谢。


正在手足无措的当儿,浚县作协的靳思忠主席和一位女士春风中走过来,看到我的窘况,热情又干练地把我领到另一个充电口,这才赶去接待另外来访的各位作协老师。事后上会议室聆听报告时,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带我前去的那位女士,正是商道种业的梁新枝总经理。


但是还有但是,那个充电口依然没有地线。另外一个师傅,我依然不知道姓甚名谁,依然重复了一轮如前那般寻来插排,插过充电枪插地线,然后依然冥顽不灵的操作。看着插在真正的土地上的那根地线,刚刚燃起的希望之苗顷刻破灭。我以为就此罢手了,至少换作我会这样,因为他们真的都已经很尽力了。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位师傅竟然寻过来一根电线,他说往充电枪插口的线路上接一根地线,这样就能充上电了,边说边拿起钳子说干就干……担心漏电,我连忙阻止并谢过了他的好意。


暖意横流。那一瞬,心中的感慨无以言表,这是一群怎样的员工啊,需要怎样的精神素养,才可以耐得住性子,扛得起责任,接得住问题,摒弃浮躁,做到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解难想办法?想起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的慨叹:“人啊,需具备忍、韧、仁。”我仿佛找到了答案。有这样一群齐备忍、韧、仁的高素质团队,何愁大业不成?


空气中流淌着温暖的气息,身上的寒意,早已被他们一举一动的真诚一点点感化并暖热。我近乎戏谑地对同伴说,就冲这份热忱,我也得为他们好好写篇宣传文……


我也真的不遗余力,滥竽充数写了一篇《春来更有新花枝》,想借此报之以琼琚,也想以诚还诚。诚恳的代价是补漏洞般贴了五贴膏药。坐骨神经、颈椎和肩周炎争相同台竞技,“争风吃醋”,谁都想给谁三分颜色看看,这个想“添枝”,那个欲“加叶”,既为血肉之躯,不可奈何。当然,这也是题外话。想表达的言外之意,仍然是我内心深处排山倒海般满溢而出的感动。


还有一个题外话,是快完稿时,误操作关闭了文档却没保存底稿,愚不可及的人跟着度娘折腾了半天依着葫芦画不好瓢,崩溃的心早已求不出心理阴影面积到底有多大,不得已只能绞尽脑汁,沿着残存的记忆进行了一次语言重组。也许重塑后的语境已非“原出厂”,但使出的劲儿能拉出九牛二虎的心与力,肯定比“原装”更彰显原初衷——我所有的努力,敲下的每一个字符,都是为了让字里行间的表达,像他们那天的温暖接力一样,带有温度。


这些好像都是题外话,但好像又不尽是题外话。想起一句耳熟能详的老生常谈,用在这里感觉特别相宜: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但愿自己笨拙的表达,能够最大程度地书写出我的郑重,向那天帮助过我的如春风一般让记忆镶上金边的人致敬。很多时候,也许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能够温暖别人的一生。——“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每想一次,都会让心中的感念加深一次。荒芜的心,也会以春天的名义,如沐春风再绿一次。 

                                 

作者简介:江帆:拾花酿春,手写我心。


本文网址:http://xxlfgw.com/show.asp?id=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