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阅文学艺术周刊 悟阅文学艺术院
总编:杨建红 副主编:靳思忠 范京磊 编辑:大汕
春分帖 文 刘忠民
作者简介:刘忠民,男,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人,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人民政协报》《鸭绿江》《满族文学》等国家、省级市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新闻稿逾200万字,现为岫岩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副主任。
檐角的冰棱化尽时,总有一滴悬而未落的水珠最先感知节气的流转。它颤颤巍巍地折射着晨光,将立春的青涩,雨水的缠绵,融成一汪映着柳梢的碧色——这是春分寄来的第一封请柬。
江南的蚕农最懂时令的密语。老蚕房墙根冒出的荠菜支棱着锯齿边,阿嬷们便知该把捂了一冬的蚕种贴胸焐着。待得竹匾里的乌蚁蚕破卵而出,院角的桃树正巧爆出第一簇花苞。蚕吃桑叶的沙沙声与花瓣舒展的轻响,在春分的天平上达成微妙的和鸣。这让我想起爷爷总挂在嘴边的古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爷爷生前,总在此时节拄着竹杖巡田,他抟起一抔土便能说出墒情的深浅,仿佛大地把心跳藏在了他的掌纹里。
北国的春分却是另一番脾性。护城河的冰面裂开蛛网般的缝隙,倒伏的芦苇丛中忽然跃起银亮的鱼群,搅碎一河浮光。穿羊皮袄的老汉蹲在河滩,将冬眠初醒的蝼蛄穿成串,说要带回去泡酒治风湿。这种粗粝的生命力,倒应和了《月令七十二候》里“玄鸟至,雷乃发声”的记载。只是如今少有人注意,城郊输电塔上筑巢的雨燕,与古画中梁间呢喃的春燕,原是同宗同源。
长安城的古柏记得千年前的春分盛景。司天台官员焚香击鼓,黄罗伞盖下的天子亲祭日神,青铜爵中晃动的不是酒浆,而是揉碎的天光。更漏声里,礼官高声诵读祭文,字句间流淌着对阴阳平衡的敬畏。这些片段被装订进《大唐开元礼》的绢页,又在敦煌壁画的飞天衣袂间若隐若现。而今我在碑林博物馆看见的唐代日晷,晷针投下的影子正指向卯酉之间——时光的坐标,原来早已刻进了石头的记忆。
岭南的祠堂则在春分日摆开另一种盛宴。八仙桌上供奉的除了三牲,必有青翠欲滴的“春菜”,野苋菜要带露水采的,枸杞芽须是向阳枝头的嫩尖。族老们说这是向土地公公借元气,我却更爱看孩子们捧着煮熟的“春菜”满村送,衣襟沾着艾草香。有个阿婆教我辨认鼠曲草时,顺手掐下朵蒲公英别在我鬓角:“莫总盯着手机,看看这绒球多像小太阳。”
在湘西的吊脚楼,我见过最动人的春分仪式。苗家阿妹将糯米染成三色,蒸出的“花米饭”盛在竹匾里,摆在开满野樱花的山坡上。她们说这是在给山神换新衣,我却看见斑斓的饭粒引来成群的蜜蜂,与姑娘们的银饰一起在风里晃成碎玉。当暮色漫过梯田,火塘边响起芦笙的呜咽,古老的调子里竟藏着布谷鸟的转音。
春分的奇妙,在于它让万物都成了秘语的传递者。故宫红墙下的杏花,昨夜还蜷缩如婴拳,今晨忽然炸开五瓣胭脂;西湖畔的老柳看似枯槁,某日黄昏被暖风一呵,万千金蕊便从芽苞里探出头来。生物学家说这是积温达到临界值,老农却笃信是土地公翻了个身。这让我想起明人袁宏道在《满井游记》里的感叹:“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原来,400年前的文人,早已参透春分最公平——它从不对任何生命吝啬光热。
此刻我坐在江南老宅的天井里,石缝中的二月兰开成紫色星海。瓦当滴落的雨水在青砖上写满篆书,晾衣绳上的蓝染布正把云影揉进经纬。春分不该被锁在日历的红圈里,它是陶瓮里发酵的梅子酒,是燕子尾剪开的雾幔,是每个生命与时光的和解。当夕阳把廊柱的影子拉得与去年等长。春分,让我懂得,原来天地间最宏大的平衡术,就藏在这稍纵即逝的均分之日。
唤醒一个民族的灵魂 ——写在2025年第七届好人论坛和第八届好人春晚之际
文 靳思忠
作者简介:靳思忠,笔名奋先、千里马。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政教系。浚县作家协会主席,鹤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23年度入选鹤壁文化名家。《学习雷锋网》副主编。2024年1月在第七届好人春晚系列活动中特授予“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2025年1月被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德耀中华》栏目组委会特聘为客座教授。
第一乐章 唤醒一个民族的灵魂
好人,唤醒一个民族的灵魂 好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对世界有关怀心的人 好人,一步步升华为人生境界有远大抱负的人 但是,在这个大千世界 我们每一个人的呼吸 只有在空气清新的大地上 感受阳光的明媚 和万事万物的雨露滋润 只有一千次的呼唤一万次的呼唤 滚滚的长江滔滔的黄河 那涛声激起千层浪 雷锋的传人才是大地上不灭的灯火 好人,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在历史的长河中 留住岁月留住美好 好人故事好人品行 那是温度那是朝阳 又把无私的大爱献给社会 我们劳作我们奉献 都是时间的运动方式 犹如早晨一起向着太阳奔跑 在我们的血脉里 流淌着雷锋的基因 流淌着好人的情怀 我们的大脑向前向前 我们的大脑向前运转一一 回忆与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 是我们灵魂的屋檐下 沉甸甸地挂满好人故事 那些不被人们注意的日子 他们在社会上结出的蔷薇花朵 包含着真理的思想 所有的好人汇聚在一起 唤醒一个民族的灵魂 一个民族的灵魂
第二乐章 好人论坛上的中国声音
有一种声音 在天空和大地上回响 一年一度的盛典 从呀呀学语的蹒跚幼童 到如今健步如飞的成熟少年 八年的峥嵘岁月 八年的大爱酝酿 军功章上铭刻着你的名字 你来自辽宁雷锋的第二故乡 他来自天使之旅菏心志愿服务的边疆 你来自重庆渣滓洞红岩烈士后代的传人 他来自老山前线对越作战一等功臣的英雄 你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型的红外专家 他来自中医世家解除痛苦口腔咽喉患者的最美乡村医生…… 好人论坛上的中国声音 那是我们在舞台下感受时间运动 一路高歌一路绽放 那一个个英雄的故事 那一个个好人的故事 平凡而伟大的经历 挺起一个民族不屈的头颅 虽然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为人民服务的理想 却在人民群众的行动之中 雷锋,一生做的好事一火车 那是思想和行为生长在灵魂里 不留名的故事却有了故事 以另一种方式保持尊严 让我们感动不已 情愿同好人结盟 论坛上的中国声音 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第三乐章 好人春晚上的中国风采
一部共和国的盛世华章 一部共和国的红色革命史 在2025年第八届好人春晚上荡漾 这是新时代的长征路 这是新时代的好人团 好人,从乡村农耕文化中走来 好人,从国企厂矿里走来 好人,从文明单位员工中走来 好人,从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走来 好人,从朗朗读书的校园里走来 好人,从社会大家庭社区中走来…… 好人,积淀了那么多的精气神 好人的光芒开始照耀别人 照亮了整个社会 彻底的无私的把爱的情愫 奉献给他人 好人的目光始终在它 不分昼夜的旅程上 使被远方的人和事 挂念挥之不去的灵魂 每一天都充满着阳光和自信 充满着活力的语言和大爱无疆 当主持人磁性般的声音 介绍你的好人故事 那一个个舞台上的好人身影 我们不可能感受他们的渺小 平凡与伟大之间蕴藏着一种潜能 偶尔看到好人的目光 浮现于天空之上 积淀了太多的能量 在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流淌 世俗的尘埃化作恒星 肉体与灵魂密切联系上层精神
蛇年再说蛇 文 河边草
作者简介:河边草(笔名),四川长大,陕西定居,微企业主,自由撰稿人。
今年是蛇年,理应说说蛇,讲讲蛇的习性,俗人我曾对蛇有深刻的记忆,转眼便是二月间,我已瞧了多篇写蛇的文字,总是感到有所缺失,我也深度求索人工智能,指导其写蛇的散文、美文,谁知出来的字句很生硬,我只好勉强动用拙笔,试图为蛇数落几句,算是迟来的道白或纪念。
几十年前的川南丘陵乡村,蛇倒是常见常遇的,故乡的蛇被划分为野蛇、家蛇,野蛇就是屋外野外的蛇,草丛、坟地、树上,甚至水里,都可能藏有蛇,菜花蛇、乌梢蛇最多,长条的蛇趴在地上,潜伏草丛,一受惊,梭得飞快,架势往往吓人。
有一年夏季的一天傍晚,穿开裆裤的我,出门奔向一条田埂割兔草,镰刀铲开草坪,露出一个洞,一条红颜色的蛇在洞里盘卷,我吓得转身就跑,咚咚咚赶回屋子,上气不接下气,脸惨白,手脚发抖。第二天上午,我拿根木棍,心怀恐惧、一步一步走向那条田埂,只见洞被踩塌了,蛇也没影子了。
大人见了野蛇,往往要追、要打,想在桌子上有蛇肉,安慰少油寡味的一家老小的肠胃。小时候的我,也吃过蛇肉,喝过蛇汤,大人哄我,这是黄鳝肉,我觉得不太像,又说不出是什么肉,有点鲜,有点腥,几天后,大人笑问我,蛇肉好不好吃,我才反应过来,大人说,蛇肉治疗风湿很得行,蛇胆还明目……
家蛇呢,自然是出现于家里的蛇,家蛇是不能打的,更不可打死。老家流行一种说法,家蛇是先人变的,变成蛇来看后人,谁打了家蛇,要遭报应,家蛇的食物主要是老鼠,这大概藏有朴素的生态平衡道理。家蛇似乎比较温和,那年月农村的泥墙老屋适合蛇爬溜,蛇偶尔还盘踞竹匾上,眼神不好的祖母,摸到过蛇,蛇没咬她,自己慢慢溜走。
那时有一种玩具,就是用竹节盘绕成的蛇形,小朋友拿在手上,一扭一晃,真像是蛇的行动模样,突然拿出来,可能会有人尖叫,男孩子们多半喜欢玩这种游戏。
老家农民对蛇的态度有褒有贬,骂谁懒,爱提“懒蛇”、“蛇腰”、“懒得烧蛇吃”,鼓励人,则称“蛇有蛇路”、“蛇没得手脚也找到吃”,引导人,便脱口而出“条条蛇咬人”、“打蛇打七寸”……
小学三年级至初一,我跟随父亲前往西藏的林芝地区上学,那里的山高林密,夏季潮湿,野果挺多,按理适应动物生存,却没蛇的踪迹,我猜蛇恐怕不适应高原气候吧。
自从我去老家镇里上高中、进省城读大专、入企业、走南创北,就再也没见过蛇。最近二十几年光景,我定居北方城市,麻雀挺多,老鼠常现,蚊子夏秋讨人嫌,遛狗成为时尚,家猫野猫频频露脸、半夜乱叫唤,可就是从来看不见活蛇,蛇明显不适合城市生活,也不太适应现代节奏,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
想来蛇的身世不俗,蛇来到这个星球的历史,远远比人类落地的时间长,国外有亚当夏娃被蛇哄骗之类故事,中国有白蛇之类传奇、小龙之荣誉,不过,人还强加给蛇(实际是指桑骂槐)一些恶名,“毒蛇”、“毒如蛇蝎”、“美女蛇”、“龟背蛇腰不可相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最令人发指的是“见蛇不打三分罪”……据说南方有人喜欢吃蛇,成就了多种烹饪蛇类的餐品,三蛇龙虎凤便是其中的鼎鼎大菜。眼见地球生物进化史里,蛇的速度比人慢,方向也不对路,以至被人制服,哪怕是最厉害的眼镜王蛇,也不过如此,手持工具的人,分分秒秒就可将其降伏、消灭。
十二生肖里,蛇的长相比较特别,容貌有点儿恐怖,常让人畏惧几分,蛇迄今还是不被多数人熟悉,它的起居依然有些神秘,蛇眼近视,匍匐行进,低调过日子,卵生、冷血、蜕皮、冬眠,有的蛇具备毒腺,蛇的身体对人有多种裨益(这也是蛇遭殃的重要原因),不管咋说,蛇是老鼠、鸟和一些小动物的天敌,起码有维护生态的功绩,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自觉理解和尊重蛇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