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原文博会采风作品”
总编:杨建红 副主编:靳思忠 编辑:大汕
“编者按”
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中原文博会”)举办时间为11月14日至17日,主会场设在鹤壁市朝歌文化园及朝歌里人文小镇,同时在两县三区设七个分会场。
本届中原文博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和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等相关要求,以新质生产力为引导,坚持以中原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品为发展方向,突出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跨界融合,突出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导向,深挖展示中原优秀文化资源,推介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促进交易及产业落地,助推中原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注入新动能。本期是鹤壁市作家协会推出的浚县区域部分作家作品展,以飨读者!
诗歌:
浚县古城咏叹调(组诗)
一一第十一届中原文博会浚县分会场见闻
文/靳思忠(河南)
文博会市场
古城与运河相依相伴
摊位货柜连接着货柜
“百花”齐放的交易市场
带动着古老与新时代经济
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向来宾和贵客讲述着
它的沧桑和它奔放的活力
这边是非遗成功的泥咕咕
那边是非遗成功的民间小糖人
样样俱全的市场
得心应手的民间艺人
在众目睽睽之下
施展着自己的绝技
售货女描眉画眼
为谁赏心悦目
绝美的物品彰显市场繁荣
购物人心潮激动万分
高消费刚刚梳妆完毕一一
不管是黄河的泥哨
还是运河里的鲫鱼都是一种选择
写作于2024年11月14日
古城里的交易市场
千年古城里的交易市场
思索成很深很深的街巷
常常会有一段莫名的断章
重叠的目光
与峥嵘岁月
丈量出古城深邃的历史
却总是遇见某些浪漫的细节
我走进古城的巷道
如在欣赏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仰望天空
阳光也似乎在切块定量
撩开古城雾气朦胧的面纱
沉重的雾霾窒息人体
一周时晴时阴的天气预报
阻挡不住人们参展文博会的脚步
假如把这本《经济全书》打开
会释放出多少生动光彩的活页
彰显千年古城的魅力和容颜
写作于2024年11月14日
观鸟
市场的一角
购物人来到这里
采集一笼笼不自由的情节
人与鸟儿的和谐
那是生态文明的写照
人与鸟对话交流
各自的身份往往被忽略
市场的鸟市
有一种不约而同的特别
爱鸟护鸟
是人类的本分
百鸟齐鸣
那是大自然的情趣
在古城里观鸟
整条街也是一道风景
笼内笼外两个主题两个世界
写作于2024年11月15日
散文:
浚县民俗文化向新而行
文/李民(河南)
一颗耀眼的明珠,在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一一浚县分会场绽放光芒。
浚县古城历史悠久,在全国更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民俗文化魅力,如果相比而言,浚县古城更是民俗艺术的大观园,是古老传说的放映厅,是传统技艺的珍宝馆。每一项民俗文化都似一朵盛开的奇葩,绽放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
走进浚县分会场,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历史文化传承气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憨态可掬的泥咕咕。
小小的泥塑制品,承载着千年传承的历史与文化。
匠人们用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代代无穷无尽的传承与铭记将泥土赋予生命。人类脚底下的泥土在他们手中经过捏、塑、绘等多道工序,却变成了栩栩如生的、令人爱不释手的泥咕咕。
一代又一代的匠人精神,透过勤劳的双手以及泥塑彩漆传承下来。
泥咕咕们形态各异,种类各不相同。
布谷鸟、燕子、斑鸠……
它们有不同种类,不同神态,甚至本身发出的声音都略有不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布谷鸟类的泥咕咕。
透过泥咕咕的尾部小孔便可发出“咕咕”的声音,在这一刻,现代以及古代的传承,记忆因为这“咕咕”的声音连接在了一起。
看看这些可爱的小东西吧。
有的仰头欲飞,有的侧目观察。
不管你正在经历什么,一看到这些可爱小玩意的姿态,便能立刻体会到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古人精神风貌,乐观、活泼、潇洒,以及对丰收的期盼,还有对生活的美好盼望。
时光长河潺潺流淌,而文化传承却不会断联,或许会有幼童牙牙学语,指着泥咕咕说这是海豹,便有温柔可亲的母亲为他们讲解:“这是泥咕咕……”
慈祥的摊主也会真的为幼童捏出来一只海豹……
传承不断,创新不断。
泥咕咕因为其特有的外形以及精巧的设计广受孩子、大人的喜爱。
而糖人,无疑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民俗文化之一。在浚县分会场的角落里,糖人摊总是围满了人。
糖人师傅手持小勺,将熬制好的糖稀飞快地舞动。流动变幻的糖稀在一双巧手之下逐渐有了形状,也被赋予了灵魂,糖稀在师傅的手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造型。
孙悟空、二郎神、铠甲勇士……
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与时俱进,但载体却始终不变。正如《易经》中的那一句话:“变则通,通则久。”
浚县的民俗文化,是一部活着的史书。
它活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活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泥咕咕、泥塑、糖人、皮老虎,舞狮表演等民俗艺术,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浚县分会场。
艺术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没有被时间的洪流淹没,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创新而愈发熠熠生辉。
文创无限,向新而行。
浚县的每一项民俗文化,都承载着浚县人民的情感与记忆,它们是民间艺人用双手书写的传奇,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
古往今来,一脉相承。
继往开来,有始有终!
诗词二首
一、文博盛景
云溪桥观旭日升,文博会上俊贤逢。
泥咕咕响传童趣,糖画丝连尽甜风。
木窗花雕民俗韵,泥塑形展匠心浓。
万福虎跃欢情俱,文化长歌永续承。
二、文博盛景
云溪卧虬龙,文博瑞气腾。
人文耀天地,民俗韵相浓。
会展别生面,欢情传世中。
古今一脉续,盛景会当逢!
作者简介:
李民,笔名林羡鱼,浚县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番茄小说、奇妙小说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