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习雷锋网官方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文化新镇采风——浚县作家作品篇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24/9/1 20:23:58 人气:79 标签:

文化新镇采风——浚县作家作品篇

    总编:杨建红  副主编:靳思忠  编辑:大汕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820.jpg

    文化之乡,魅力新镇。浚县新镇地处浚县、滑县、淇县、延津、卫辉五县市交界处,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文化名镇,文化底蕴深厚,商贸市场繁荣,素有"文化之乡""商贸古镇"之美誉。

    5月2日,浚县联袂安阳、濮阳、内黄共四地作协会员20余人走进新镇镇,开展文化新镇采风活动。大家先后参观了淇门村孔子和弟子讲学遗址、淇门升仙塔、卫河淇河共渠三河交汇处、黄河第一次决口处——宿胥口、道教圣地大屯村高真观以及美丽乡村的典范——新镇侯村等,无不感受到新镇黄河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魅力与厚重,赞叹其古今文化的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今天首先推出“东道主”浚县作家们的采风作品,以飨读者!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826.jpg


 孔子淇门讲学堂遗址瞻望

作者/靳思忠


 孔夫子周游列国时

卫国的疆土成了他的依恋乡情

打开孔门的第一扇门窗

衣袂飘飘的长衫垂于大地

仿佛仰天仰望的额头已成雕像

而淇门讲学堂

镌刻进300多弟子的杏坛

尊师重教的楷模已修成正果


打开孔门的第一扇门窗

淇门讲学堂的杏坛上

还是铭记着孔夫子授课的巨象

三月的春风拂面吹来

孔夫子传道授业的《论语》

在世人的视野里闪烁着光芒

每时每刻变换脸色


打开孔门的第一扇门窗

任目光在现代的横断层上攀缘

肩并肩端坐在地上的学子

正冷冷地围观孔夫子授课的情形

古时候的书院如一盆景


不忍打开惊动孔夫子的淇门讲学堂

在陌生的故乡陌生的风景里

在世界最高的孔子学院讲台上

以儒家大道之行

思想的高地文化的精髓

书写进皇皇大典的史诗里


写作于2024年5月4日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836.jpg



黄   河   魂

作者/靳思忠


两千六百年前滔滔的黄河水呀

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呀

在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黄河的急流从宿胥口决开……


大禹治水的传说

不知道传颂了多少代多少年

紫色的檀香缭绕

隐隐约约呈现出华夏民族的图腾

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一生的雄心都在这块沃土上

治河疏通河道

造福华夏子孙

大地上留下的脚印

那是黄帝赐给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

大伾山之所以称谓禹贡名山

那是禹帝治理黄河斩断的蛟龙

雄峙的浮丘山分左右跪首匍伏

静肃蔚蓝的天庭之下

御防大河两岸享受阳光沐浴

铺满生灵的大地

镇河将军(指大石佛)訇然推掌

使黄河汹涌的波涛倾泻东南

脚步如磐


我站在黄河第一次溃决处

宿胥口就像黄河削掉的两个耳朵

平坦的豫北平原任目光奔驰

谁都可拥有一片云天

夕阳打盹的地方

太行独领姿色

油菜花与绿草点缀羽毛

晶滢的露珠悬挂着自由的标记

走出燥热夏季的凉风

让远古的浑沌世界皈复原始

岂至一曲《黄河大合唱》的愤怒

唤醒无数个中华儿女的心灵


写作于2024年5月3日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845.jpg


乡愁,留在童年的记忆里(诗二首)

作者/靳思忠


乡村风味小吃


美味佳肴

从乡村风味小吃巷口吹来

腮帮不由得溢出津液

这不是我童年的老家吗?

就像我做了一场儿时的梦

格外亲切


乡愁是一种辛酸

乡愁是一种甜蜜

留在我童年的回忆

最耐咀嚼

或者站在黄河故道上

凝神仰望

或者踩着脚下黄土般的麦垄

低头沉思

往事如烟

往事如昨

让人愁肠百结心绪难平……

简陋的民房已成现代化别墅

大街小巷铺满了柏油马路

文化名镇承载着千年文明

新时代的文化气息书写着乡村振兴

村舍食堂胜过县城的风味小吃

味儿也许找不到童年

那般纯那般正

这是吾乡还是他乡?

灵敏的舌头品一口

就知道家乡的味道


写作于2024年5月2日侯村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852.jpg


乡村别墅


无人机在乡村的上空

把空间切割成若干方块

砖盖起的楼房上面

铺设一层光伏板

一扇门是一项专利

房产证是一把自己的锁


墙壁上的文明壁画

传递着时代新风

民风民俗古朴典雅

这边是村规那边是英模

党旗引领乡村振兴

村民生活芝麻节节高


于是,就有了各行各业的乡贤

不忘家乡不忘祖辈

无私奉献无私捐献

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写作于2024年5月2日侯村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859.jpg


淇河的尽头也是河流

作者/靳思忠


淇河的尽头也是河流

许多文人墨客争论不休

引水灌溉的麦田

锄头是伟人的手臂

一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你只有在淇河的尽头

方能看到三河水源汇成河流

右边是共产主义渠

左边是曹操下枋木遏淇水入白沟

没时间去弄清水源

只相信巨人的手臂和脚步

在淇水、共渠、卫河之间打通一个缺口


爬上略高的山坡

站在竖起的石碑旁留影

三河交汇的纪念碑

清晰地刻有碑文

夏季来临的时候

水挽着水的手臂

激起千层波浪

但仍有震耳发聩的声音

来与你对话

土地湿润了

抗洪抢险的勇士的皮肤也湿润了

唯有人民至上的生命

让血液注入泥土

或者让奔腾的洪水流进体内


写作于2024年5月5日


【作者简介】

靳思忠,系浚县作家协会主席,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鹤壁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政协鹤壁市文史研究员,政协浚县第十、十一届委员、十二届政协常委。2019、2020年两次被中共浚县县委、浚县人民政府分别评为浚县兴浚英才工程“三个百人计划”文化艺术拔尖人才、浚县文化名家。2020年1月受邀出席北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中国第二届好人论坛峰会和第三届好人春晚;2024年1月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第七届好人春晚系列活动中,特授予“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现供职于浚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906.jpg


母亲的篮子

——观新镇侯村农耕博物馆有感

作者/田战旗


那是母亲的篮子

挂得高高的

有时候挂在屋子里的房梁上

有时候挂在院子里的树杈上

那是母亲为了防止老鼠偷吃

防止鸡儿去啄

防止狗儿猫儿破坏

有时候也防止我们调皮捣蛋……

 

我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但我们总是猜测着

那里面或许是母亲蒸的窝窝头

或许是母亲做熟了的红薯

抑或红薯干儿

或许是母亲从地里捡拾的花生

抑或从别人树上捡到的大枣……

 

我不知道篮子里是什么

但总能引起我的味蕾和好奇

有时候也阻挡不了我们聪明的脑袋瓜子

 

现在,我终于清楚地知道

那里面盛着的

是母亲关照的一家人的生活

是我们儿时对吃的渴望和乐趣

当然还有我们曾经

满满的回忆……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913.jpg


也谈黄河与浚县

作者/田战旗


浚县地处豫北平原,境内除了大伾山、浮丘山、同山、象山等几座小山外,整个区域基本上还是地势平坦的,要不怎么叫平原呢?

殊不知,曾经的浚县却是一个有山有水,也可谓山水“甲天下”的地方。有山容易理解,太行山余脉,地壳运动,平地突起。但说起水,历史上的浚县可不是仅仅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三条河了。单看浚县的“浚”字就与水有关,这个“三点水”偏旁也不是凭空出来的,而且浚县大量的村庄地名也与水有关,从南到北,堤壕、田堤、张堤、胡岸、杨堤、河道、咀头、曲河、了提、打鱼庄、下河里、湾子、临河、直到善堂东北的东、西海头,还有城东的紫金湖等,其实这海头的海也是类似“湖”的,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及流经我们浚县的母亲河——黄河。

据史书记载,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古黄河从浚县西南的宿胥口今堤壕村第一次决口,然后汹涌的黄河水咆哮着向地势偏低洼的东北方向滚滚而去,一路肆虐漫延,直至流到今浚县东北的东、西海头村,流出浚县,正好从浚县的西南角流到了东北角……然后流进内黄、濮阳,最后经山东、河北注入大海……

其实,说宿胥口是黄河第一次决口处,并不准确。按“大禹治水,至于大伾”的记载,大禹治水显然远远在此之前,难道那个时候黄河泛滥不算决口吗?不算决口又是什么呢?但不管怎么说,黄河自从周定王五年从宿胥口决口后,就与浚县搭下了不解之缘,据大致推算,此后的两千多年间,黄河的决口有七八次之多。作为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究竟带给浚县的是福是患,是很难用一句话说得清的。

显而易见,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水的,尤其在那个刀耕火种的落后的原始社会,尽管会面临水患,但人们为了取水方便,还是养成了择水而居、邻水而安的习惯,这也是人们为什么要选择河岸、山区山沟而不是山顶居住的原因。

当初,肆虐的黄河水从宿胥口决口后向东北流去,因为是地势相对平坦的平原,可以说是没有固定的河道的,只能是哪里低洼向哪里流去。况且是决口,河水是不可能完全按照固定的河道流的,完全按照固定河道流动,还算决口吗?那个时候应该也没有什么固定河道的,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世上原本没有河,水流的多了,便有了河。那么古黄河究竟曾经流过浚县的哪里呢?因为黄河水总是携带着大量泥沙,可以说凡是有沙土的地方就是黄河流过的河道即黄河故道。过去的王庄镇南部有几个沙地村,应当也是黄河流过留下的痕迹吧!

另外,经笔者初步了解,浚县善堂东从南到北的一些村落基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些村落西大都是黄土,而村东多沙土,就是这些村庄当初多居黄河西岸即左岸的原因,而这些村东从南到北长长一带即是黄河故道了。

因为黄河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后来黄河改道退去,留下来的沙土虽算不上肥沃,却非常适宜种植花生、红枣、西瓜瓜果等,于是特别是解放后,附近群众开荒拓田,使昔日的大沙窝如今已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而且除了黄沙,黄河还携带一种黄胶泥土,适合制作陶器、泥塑等,小河瓮城的陶器、杨纪屯的泥咕咕等都是取自这一材料,除了饮水和灌溉,显然这些都是古黄河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吧!

当然,因为是决口,黄河给浚县带来的水患自然也不可忽视。废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的临河城,与浚县紧依的今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其消失相信都是古黄河泛滥的结果。

前些年,浚县水利部门又实施了“引黄入浚”工程,将黄河水引进浚县境内用于地方农田灌溉等。于是有人感叹:退去800余年的黄河水又回来了!毕竟是黄河流域,毕竟是母亲河,由此看来,浚县与黄河“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注定是绵绵不绝,世世延续的……


写于2024年5月4日


【作者简介】

田战旗,网名田野风、黎阳东北乡,男,1972年生,河南浚县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鹤壁市作家协会理事、浚县作家协会秘书长。平生爱好广泛,写作情有独钟,先后在网上创建了自己的博客、头条号、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多年来坚持笔耕不辍,先后在《中国作家网》《大河报》《河南科技报》《中州文艺》等报刊及网站发表文学作品上百篇,作品在第五、六、七届“中国诗河·鹤壁”全国诗歌大赛及其他征文比赛中获奖,出版有《走过柳暗花明》散文集、《田战旗种业论文集》。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921.jpg

古河同源 一脉相承:豫北三市作家联袂赴浚县文化名镇新镇镇采风

作者/黎阳红哥


5月2日,受浚县新镇镇政府邀请,浚县作家协会发起的鹤壁、安阳、濮阳三市20多位作家和文化学者一起走进豫北文化名镇新镇镇进行文化采风活动,受到了新镇镇党委、政府领导的热情接待。

新镇镇不但是浚县的文化古镇,也是在豫北声名远扬的文化名镇。这里有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中古黄河第一次决口改 道的宿胥口,有儒家学派鼻祖孔子讲学的淇门镇,有曹操“遏淇水入白沟”,淇河、共产主义渠汇入卫河三水汇流处,有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的丘处机布道遗迹,还有运河古渡九流渡添仓会的发源地……

古黄河已经远去800余年,千年运河还在静静流淌,古黄河与大运河卫河段都流经鹤壁、濮阳、安阳三市,可谓古河同源。鹤壁、濮阳和安阳东北部的滑县、内黄县,周朝时都是卫国之地,秦汉时又同属东郡,民俗文化一脉相承。三市作家无论从地缘还是情感上来讲,都是亲近如一家。这次到豫北文化名镇新镇镇采风,大家一呼而应兴趣盎然。

豫北三市的作家们在新镇镇领导的精心安排下,第一站去了孔子曾经讲学的淇门村。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为了传播儒学周游列国,第一站便是卫国(今鹤壁、濮阳、安阳东北部一带)。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先后到过卫国、宋国、齐国、郑国等多个诸侯国,但他往返周折到过卫国5次,而且在卫国累计生活达10年之久。期间在淇门古镇讲学影响深远,古往今来,新镇镇尚学之风经久不衰,一代一代传承至今。

20多位新时代的文人墨客站在卫水之畔,望堤岸上杨柳依依,听村中乡民娓娓讲述在当地流传了两千余年的故事,仿佛置身于孔夫子讲学之堂,恍惚间自己成了孔子的学生……

大家还在淇门村参观了目前浚县唯一一座建于清代的青砖砌成的八角七层楼阁式道教塔。这座古塔有两个名字,一个叫“风雪避”,一个叫“升仙塔”。镇上的讲解员说,“风雪避”跟刘秀被王莽军追杀在此避难有关,而“升仙塔”则跟全真教四真人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丹阳在淇门布道仙逝有关。(这两个故事红哥在前期文章中已经讲过,在此不再赘述。)

采风第二站去了淇河、共产主义渠和卫河交汇处,这里是古时浚县八大景之一的“淇门飞雪”奇景地,可惜现在淇河水量小,汇入卫河时激不起如雪的浪花了。不过,在这里合个影还是挺有纪念意义的。

下一站是古宿胥口所在地的堤壕村。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古黄河从新镇镇西南10余里的堤壕村(古宿胥口)决堤东流,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首次黄河大决堤。两岸百姓没有被肆虐的洪水吓倒,而是积极修筑防洪工事,加固黄河大堤,此举被誉为中国堤防历史的源头。堤壕村80多岁的薛云亭老人不但为我们讲述了宿胥口的历史,还带大家到村头的一口古井前,讲了八角琉璃井的传奇故事。

从堤壕村出来,我们接着赶往下一站,探访全真教“北七真”之一的丘处机另一个布道处——马行村高真观。当地村民讲,始建于宋元时期的高真观是与北京白云观、山西永乐宫和南阳玄妙观齐名的道教名观,观内三清殿保存完好,殿前匍匐着两只村民名曰“四不像神兽”,实则是两只驮石碑的赑屃,只可惜现在已经看不到赑屃驮着古碑的样子了。红哥在院内看到几块断裂的古碑石,碑文记载着丰富的道教文化,很有可能就是原先驮在大殿前赑屃背上的石碑吧。

我们采风的最后一站是古时在运河九流渡轮流撑渡的九个村之一的侯村。如今的侯村虽然不再靠渡口过日子,却成为新镇镇出了名的富美乡村。

走在整齐整洁、绿树花草掩映的大街上,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心情舒畅。侯村的党支部李金强书记是位退伍军人,回到家乡当选村支书后带领村民建设美丽家园,不仅对大街小巷进行了硬化、绿化和美化,还把村中在外工作的乡贤闲置的院子打造成“一宅四园”的乡贤馆,分别设置了村史馆、农耕博物馆、添仓文化馆和抗洪纪念馆,一件件70年代以前的老农具、老物件让曾经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作家们大开眼界,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过往的难忘岁月……

奔向夏天的春风轻抚着向往金黄的麦浪,一池初开的绿荷映衬着和美的村庄,我们悠闲地徜徉在侯村的荷香别院中,尽享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绿意,清新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文化的气息和丰收的味道!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928.jpg


宿胥故渎:季春又逢麦起浪

作者/黎阳红哥


在历史的长河中,宿胥口,是个非常古老的所在,也是个波澜壮阔的地方。这里,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曾经流淌的河床,也是古黄河奔涌成千上万年的故乡。

宿胥口在中原大地的豫北,在豫北浚县新镇镇西南一个不起眼的村庄。新镇镇是浚县的文化名镇,也是古黄河与大运河进入县境的发端,所以,这里是浚县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的源头。

由于地利之便,红哥多次到新镇采风,几乎每次都要寻访古黄河第一次决口滥觞的宿胥口。龙年季春之末,公元2024年5月2日,红哥与鹤壁、濮阳、安阳三市志趣相投的文友们再次走进宿胥口,感触古老黄河2600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壮举”留下的场景。

现在的新镇镇堤壕村是2600多年前宿胥口的新名字,宿胥口的新名字里蕴含着古黄河的影子。“堤”,是母亲河亲吻着的那条古老的禹堤,抑或是秦始皇跑马修出来的“金堤”;“壕”,则是母亲河冲出堤坝走过的路。

堤壕村何止是一个住着华夏儿女的村子哟,村里住着2600多年前宿胥口的故事,故事里讲述着古黄河第一次大发脾气时怒不可遏的样子。

古老的黄河滋养着中原广袤的土地,养育了肥沃土地上生存繁衍的人们,孕育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人们因此尊称她为“母亲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母亲河是华夏民族的命根子。

没有水,人类便无法存活下来。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是沿着古黄河两岸的平原地带一代一代繁衍生息,缔造了勤劳勇敢的华夏民族和悠久璀璨的中国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古黄河奔腾的血液,蓄满了能量巨大的黄河之水。

母亲河的爱是博大而深沉的,她穷极一生滋养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孕育着两岸的万物生灵。然而,我们的母亲河也是有性子有脾气的,一旦她发起脾气来,就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翻起载入史册的浪花。譬如,春秋时期周定王五年,也就是公元前602年,黄河水从宿胥口冲破禹堤奔涌而出……

“千载宿胥口,万年黄河堤”。这是流传在新镇镇堤壕村一带民间的俗话。公元前602年的宿胥口决堤,那道堤就是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时修筑的“禹堤”。

根据《浚县志》记载,禹堤的前身叫“鲧堤”,是虞舜为帝时命大禹的父亲鲧治水所筑,大禹治水的时候又进行了续修,所以这道古堤先叫鲧堤后来叫禹堤。

禹堤是上古时期的防水堤岸,也是我们最早的堤防工程。黄河最早不叫黄河也不叫大河,《尚书.禹贡》中记载了黄河最早的名字叫“禹河”,也就是大禹治水的河道。这条古河道从昆仑山系的积石山到达龙门山,经华山北,过孟津与洛水汇合流向东北,到宿胥口过浚县大伾山,流入河北省汇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古大陆泽,再向北分成9条河流向东北流入大海。

大禹治水以后的1500多年时间里,黄河还是一条低于地面的河道,但是由于多年积沙河床渐渐升高,为后来的黄河决口埋下了隐患。2600多年前宿胥口决口,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黄河第一次决口。宿胥口决堤后,这里才有了“秦始皇跑马修金堤”的故事。也正因如此,宿胥口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凝重的一笔。

古时宿胥口,今日堤壕村。黄河在800年前南徙改道后,历经岁月轮转沧桑变化,黄河古道变良田。昔日的宿胥口仍残留着古老禹堤被黄河“撕裂”的痕迹,南北两侧的禹堤残骸间,有一道足有百米宽的缺口,从西向东通向如今的堤壕村村口。宿胥口的故事,就这样顺着2600多年前的黄河水,流到了现在的堤壕村……

红哥站在堤壕村西侧的宿胥口,眼前是一望无垠碧绿的麦田。季春的暖风从南边吹来,翻起一层层绿色的波浪。遥想当年古黄河在这里流淌的场景,红哥不胜感慨道:“这碧波荡漾的麦浪不就是古黄河的影子嘛,只不过是河水换了颜色,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能彰显生命的力量了!”


【作者简介】

黎阳红哥,原名郭红波,笔名郭小沫、黎阳红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中共党员,中级秘书,电子商务师。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鹤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从事新闻报道和企业管理工作,在各级报刊发表消息、通讯和论文2000余篇,连续多年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工作者”并荣获“鹤壁市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出版《蛊爱》《宝藏异事》《与爱无关》《被卖的女人》《罪恶的遗嘱》5部长篇悬疑推理小说。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强者之歌》,长篇励志纪实小说《黄土赤子》即将出版。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935.jpg


豫北三市作协联袂走进富美乡村侯村|采风浚县美!

作者/黎阳王振中


走,向文化之乡浚县新镇镇出发,这一站是侯村,这是一个集旅游观光研学为一体的富美乡村。能让你大开眼界,收获满满。

豫北名镇新镇,文化浓厚热烈。五一假期内,受浚县新镇镇党委、政府的邀请,浚县作协发起,濮阳、安阳、内黄、浚县作协和鹤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联袂走进新镇镇采风活动。好客的新镇镇政府热情接待了一行人的到来。

在新镇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二十多人来到了富美乡村侯村参观。美丽宽广干净整齐的街道,绿意盎然。完善的便民服务设施可提供村民出游、务工等信息咨询,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及休闲娱乐。

侯村街道墙上挂满了党员、村民代表的照片,各负其责,为百姓着想办实事。效果怎么样,大家有话说。

一个村能不能发展起来变成富美乡村,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是关键,是非常重要的人选。侯村的党支部书记叫李金强,他是一名退伍军人。热爱家园,一心一意想为村里做点贡献,发展美丽乡村。在他的带领下,建设了“一宅四园”的乡贤馆,分别设置了村史馆、农耕博物馆、添仓文化馆和抗洪纪念馆。还有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康复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墨香书屋、体育健身活动等。得到了村民一致的好评,赞扬有加。

走进乡韵侯村,村史馆里的文化丰富多姿多彩,展示着侯村的村史村情,记录了过去的贫穷和现在的富美。

历史不会忘记2021年7月,浚县发生特大暴雨,卫河洪水泛滥成灾。侯村抗洪纪念馆记录了村民众志成城抗洪抢险救灾,重建家园时的豪情壮志。

浚县第二大古庙会就是新镇九流渡添仓会。大会祭祀活动历时三天,正月十八到二十日。蒋村为首、彭村、赵村、官庄、牛村、雷村、郝村、侯村、高村、姜村(明嘉庆间郝村与官庄为一村)九个村在卫河岸边刘家渡古渡口共同举办这一民俗文化活动。

九流渡添仓会起源于明朝时期,历经六百多年。添仓会承载着人民大众对农耕丰收的良好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九流渡添仓会见证了运河的兴衰和运河文化的交替。

每年正月的九流渡添仓会,郑州、鹤壁、安阳、新乡、延津、滑县、淇县、浚县、卫辉等市县十万民众蜂拥而至,人如潮涌赶古老的庙会,盛况空前。

新镇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延续到现在。侯村青少年活动中心全天时开放,大人、小孩都可以来这里学习补充新的知识点。由此可见侯村的文化氛围之浓厚。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每个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侯村干部对老人视为宝,每天都在关注着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老年康复中心就是为老人设置的。

来到陶然小园农耕博物馆,有许多六七十年代的农业生产老物件,现在的八零九零后可以说都不知道是干啥用的。在这里就能起到教育后人的作用,了解农业文明发展史,了解过去的农耕文化。侯村李金强书记说搜集这些老物件,没少下功夫去寻找。

浚县新镇镇侯村是一个富美乡村,河南省级示范村。美丽的侯村有着600多年的传承非遗添仓文化。村里的“一宅四园”向人们展示了文化教育和农耕文明史,还有我们抹不去的乡愁记忆。

【作者简介】

黎阳王振中,祖籍内黄县井店镇人,现居浚县,鹤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顶端新闻文化频道城市文化主讲人。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942.jpg


宿胥口及淇水入卫

作者/朱光临


五月夏风吹杨柳,采风名镇乐悠悠。

汹涌河西涛声去,遮害亭东宿胥口。

伐竹截水枋城堰,魏武遏淇入白沟。

金堤故渎今犹在,不见禹骊二渠流。

于2024年5月3日

微信图片_20240901203949.jpg


唐代诗人来淇门

 作者/朱光临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子昂不仅是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但他在政治上的遭遇却是不幸的。他生活在初唐时期,从青年时代起,就怀抱建功立业的壮志,关心现实,关心国家的命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24岁时举进士,入仕之初,任麟台正字,这是一个整理国家所藏图书的小小官职。可是他却不因地位卑微而缄默,多次上书批评朝政得失,提出建议,要求采纳,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勇气。当时武则天为了镇压政敌的反抗,任用酷吏,滥施刑罚,他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加以批评。对于唐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他也屡次发表意见,要求息兵以缓和社会矛盾,减轻人民负担。这些意见都相当中肯,但却并没有得到重视,这使得子昂宏大的政治抱负受到了严重打击。后来他擢升为右拾遗。这个职务本该让他有更多的发表政见的机会,可是事实上他却反而接连受到打击,还曾因事下狱。出狱后,他感到理想已经破灭,很难再有所作为。但是他内心深处立功报国的火焰仍然没有熄灭,随武攸宜出征契丹就是这种意愿的具体表现。

垂拱二年(686年),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696年夏天,陈子昂以军队参谋身份随武攸宜大军东征之黎阳淇门(今浚县境内),同他一起到达淇门的还有时任洛州参军的宋之问。

淇门位于今浚县西南30公里处,地衔浚、汲、淇三县六界,淇河与卫河汇流处的卫河南岸,是淇河入卫河的门口,故名曰淇门。淇门村庄古老,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孔子曾在淇门与弟子讲学;后因此地居南北要冲,名为淇门镇。据《资治通鉴》载:“汉建安九年(204年),魏武于淇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发百万民众,循白沟故道开挖永济渠,淇水流入永济渠,永济渠宋元时称御河,明代称卫河至今。淇门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自古就有黄河、卫河、淇河拱卫,既是进攻之障碍,又是防御之屏障,故而成为军事重地。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 656年?~712年),并没有显赫的门第家世。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饶著声誉。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成当时佳话美谈。上元二年( 675年),长得身材高昂、仪表堂堂的宋之问进士及第,登临“龙门”,踏上了仕进正途。宋之问春风得意之日,已是武则天皇后实际把握朝政之时。武后承应“贞观”,励精图治,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宋之问以才名与杨炯被召分直内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参军。永隆二年( 681年),又与杨炯同入崇文馆充学士。天授元年( 690年)秋,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敕召宋之问与杨炯分直于洛阳西入阁。15年间,宋之问很快由从九品殿中内教跻身五品学士,为时人钦慕。唐朝学士之职,以文学言语被天子顾问,出入侍从,礼遇尤宠。

宋之问与陈子昂关系友善,又都尤善五律,巧思善练,又同为参军,职务相同,有共同语言,同时也都有怀才不遇之感。于是,两人情谊密切,无话不谈。经常在一起议军务,谈理想,论抱负,赏景色,赋诗词……东征驻军至淇门的一天晚上,繁星满天,火星最旺。微月初上,夏风习习。虫鸣叽叽,莲动鱼翔,两人漫步灯火通明的军帐外,在清澈见底的淇河之畔,在碧潭清幽、竹林映月之旁,面对美好景色,宋之问向陈子昂提出了前方战事紧张,形势严峻,何时戍边速至辽阳平定叛军?陈子昂想到:作为左骁卫郎将之子、身为洛州参军的宋之问如此关系江山社稷和民族存亡,又亲自拔涉淇水,北上前线。看到东征大军浩浩荡荡而来,驻扎淇门,旌旆高耸,摇指天际,战旗猎猎,迎风招展……随即赋诗一首——《东征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

“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

西林映微月,征旆空自持。

碧潭去以远,瑶华折遗谁?

君问辽阳戍,摇摇天际旗。”

(录入嘉靖己丑《浚县志》王璜纂;嘉庆六年《浚县志》熊象阶纂))。

当时战争形势对唐王朝很不利。契丹叛唐后,攻陷了营州(在今辽宁省西部),并迅速深入到今河北省中、南部。同时北方的突厥也乘机南侵。万岁通天二年(696年),武攸宜所统先头部队又大败于契丹,总管王孝杰坠崖而死,将士死亡殆尽。就是这个时候,武攸宜大军被迫向北进发,最后驻扎在渔阳(今河北蓟县),当听到前军战败的消息,震恐万分,不敢前进。在这种情况下,陈子昂挺身而出,向武攸宜进谏。他直率地批评武攸宜不认真分析双方的形势,不简练兵马,不严明法制,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把军国大事视同儿戏,将是十分危险的。他还要求分兵万人给自己,充当前驱。但武攸宜却拒不接受他的正确意见。陈子昂认为自己是军中参谋,当此危急存亡之际,断不可苟合取容;于是再次进谏,言辞非常激切。刚愎自用的武攸宜一怒之下,竟将他降职为军曹。陈子昂知道再也无法可施,只得缄默不言。当时他心中巨大的悲愤是可以想见的。

后来,他到达幽州蓟县,登上蓟北楼,极目古今,仰俯天地,有感于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事,想到自己空怀济世之才却备受排斥,于是不可遏止地“泫然流涕而歌”,唱出了不朽的诗篇——《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的好友卢藏用记述当时的情况说:“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即幽州台),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氏别传》)。

全诗骤然而起,嘎然而止,冲决式地直接抒泻郁结,短短四句展示出含蓄不尽的画面:古今悠悠,天地悠悠,时空的一片浑茫旷远中,悲怆涕下的诗人孑然兀立;那一仰一俯之间,传出的是生不逢时、功业难就的长长悲吟。这阔大与渺小的对峙中,无声地回响着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深深慨叹。千百年来,这首诗以他登高远眺时,纵览古今的浑远、宇宙沉思的苍茫和人生浩叹的沉雄,唤起人们深沉而强烈的共鸣。它使人仿佛立身于历史长河之中,听苍茫天宇之下,茫茫地野之上,撞然一声“洪钟巨响”,感受到心魂激动的悲壮。

圣历元年(698年)陈子昂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久视元年(700年)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今天射洪县城古城墙名为“子昂城”,街道有“伯玉路”等名称,实为纪念诗人陈子昂而命名。

陈子昂是唐诗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人物。初唐的诗坛,弥漫着齐梁余风。诗歌的内容往往是吟风弄月,或者写男女之间的轻薄艳情,空虚而贫乏。形式上则片面讲究词藻、对偶、声律,风格柔靡不振。陈子昂之前也有人对这种创作风气表示不满,但是积重难返。陈子昂则是有意识地扫除六朝以来绮靡之风并取得重大成绩的第一人。他要求诗歌有“兴寄”,能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真实的感情;要求摆脱齐梁诗“采丽竞繁”的纤巧作风,做到具有“汉魏风骨”,建立明朗刚健的风格。尤其可贵的是,他不但有理论,而且用创作实践体现了自己的主张。因此,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韩愈等大诗人都非常推崇他,后代还有人把他比作大泽乡振臂一呼为群雄开路的先驱。而千古传诵的《登幽州台歌》也就不愧为开创有唐一代文学风气的先驱之作。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在唐诗革新道路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卢藏用说他“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陈伯玉文集序》)。宋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於黄初、建安矣。”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也云:“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都中肯地评价了他作为唐诗革新先驱者的巨大贡献。但他的部分诗篇,还存在语言比较枯燥、形象不够鲜明的缺点。


【作者简介】

朱光临,男,1969年8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河南省史志学会首届会员,浚县善堂镇东朱村人。现任中共浚县县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二级主任科员。编纂第二轮《浚县志》《中国当代老区优秀论文总汇》《文化名人与浚县》《浚县历代诗词选》《浚县文萃》《九坊联珠》《浚县史志35年》,点校明、清四部《浚县志》,主编2008年至2024年17部《浚县年鉴》《大伾山诗文》《大伾山石刻》《大伾山传奇》,多篇文章发表于《河南史志》《大中小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焦作教育学院学报》《文化名人与浚县》《根在浚县》《活着的历史之树古地名》 《文化新镇》《黄河与浚县》《浚县文物志》《大伾山文艺》《浚县大事月报》等书籍。



本文网址:http://xxlfgw.com/show.asp?id=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