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黄军建获评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总编:杨建红 编辑:大山
黄军建:岳阳楼下的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日前,2023年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评选活动揭晓,黄军建获评全国“百姓学习之星”,成为湖南5名获此殊荣者之一。
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宣传推介工作是教育部推进广泛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深入宣传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坚持终身学习奋斗成长的励志人物,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全民终身学习浓厚氛围。
黄军建,国家一级作家,历任岳阳市民政局副局长,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市委史志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市政府接待处处长,市卫生局局长。现任岳阳市智库咨询专家,市忧乐精神研究会会长,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
其创作作品类型多样,有小说、剧本、散文、报告文学等。主要作品有《走南闯北》《何时看穿》《语论》《岳阳的贡献》《岳阳的脊梁》《岳阳的骄傲》《岳阳千古拾遗》《岳阳一览》《岳阳50道未解之谜》《君悟见解》《君悟戏言》《不朽的忧乐》《江湖之喊》《做大写的人》等,个人出版作品50部,共约1500万字。此外,还参与主编了《岳阳文献》《岳阳佚史拾萃》《历任岳阳楼记荟萃》等作品。
纵观黄军建事迹,始终都离不开学习。他未曾有一刻停止过学习,也未曾停止过创作。对他而言,学习就是创作,创作就是人生。这一生,始终都绕不开一座城,一幢楼,一个人。
一
1957年8月,彼时还没有岳阳市。在岳阳县步仙区,黄军建在这一年出生了。当时新中国尚处于百废待兴之时,对于这个山旮旯里的寻常百姓之家而言,也不好过。黄军建家中有兄妹七人,他是老大。艰难困苦的环境并没有让他丧失勇气,反而锻炼出他开朗活泼的乐观性格。黄军建并没有如其他同龄人一样失去对知识的兴趣,恰恰相反,或许是因为天生聪颖,又或许是因为对学习的热爱,他带领六兄妹一边砍柴一边学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黄军建来说,他的故乡岳阳不仅在物质上供养他成长,也在精神上令他挺起腰杆,其中影响最深的便是岳阳楼,更准确地说,是那篇名垂千古的《岳阳楼记》。
不过,对年轻的黄军建来说,彼时还不是与那位大文人深入交流的时候。
1974年,正值年底,黄军建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参军入伍了。17岁的他就这样第一次告别家乡岳阳,这一去,便是20多年的军旅岁月。
从京广线至陇海线,黄军建来到了祖国的西北,来到了新疆伊犁。到部队后,一晃就是半年,连队里正好要从新兵里挑选一个文书,黄军建凭借自己的本事成功让连长认可了他。担任文书之后没多久,黄军建开始向报社投稿,他的第一篇文章《战友,你在想什么?》在《战胜报》上发表了。之后,他还在《新疆青年》上发表了名为《神奇的岳阳楼》的文章,那是《新疆青年》上第一篇研究《岳阳楼记》的文章。
在新疆的十一年军旅岁月里,黄军建创作的文学作品有76篇,皆收录于《走南闯北》一书中。其中小说《君山泪》获《新疆青年》一等奖、新疆自治区创作白杨奖,此外还有电影文学剧本《天山烽火》获西北电影文学创作奖。《天山烽火》是黄军建在入伍后的第二年按捺不住写作激情所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一经发表便受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重视,在军队中也得到了部队领导以及战友们的广泛好评。
二
1985年,黄军建被调回阔别十一年的故乡岳阳,就职于岳阳军分区。黄军建的创作自始至终都没有脱离他所立足的这片土地,他所创作的文字,皆是为这片土地发声。
回到岳阳的头一年,他被派到汨罗办点,年底,黄军建将自己的成果,五万字的扶贫报告《这片土地为什么这么贫穷》,摆到了领导的案前,广州军区、湖南省军区也对他的报告给予了高度重视。1987年他考入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三年军校生活,黄军建没有丝毫懈怠,先后在中央级军事刊物上发表了八篇论文。毕业后,黄军建拒绝了军事科学院的进京邀请,拒绝了南京的挽留,他从岳阳出来,最后也选择回到岳阳,回到故乡。
从军校回来后,黄军建依旧从事文字工作,任军分区宣传办主任。在这里,他呕心沥血,定机构,定人员,找经费,终于创立了国防教育办公室。1990年至1993年,他主持编写了《国防教育论坛》《国防教育读本》等一系列国防知识的教育丛书。
1996年,黄军建最终还是告别了军旅,脱下军装转业地方。离开部队后,他还是以文字工作为主。在这段时间里,他主要围绕着文学与历史展开创作,他的对象,正是岳阳,其中的主角,则是《岳阳楼记》和范仲淹。
文学离不开历史,脱离了历史,文字便会变得苍白软弱,没有立足之地。黄军建十分重视历史研究,这也对他的文学创作影响重大。黄军建是史志专家,一直从事岳阳历史文化研究。岳阳一街一巷的历史文化,他都了如指掌。他主持编写了许多历史著作,有《岳阳年鉴》《岳阳抗战》《岳阳市志》《岳阳文献》《岳阳佚史拾萃》和《历任岳阳楼记荟萃》等。
三
说起黄军建的学习之旅,他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读书时,便每天都会去图书馆阅读半日,从部队转业回岳阳后,因为需要兼顾日常工作与阅读,于是他选择了减少自己的睡眠时间,甚至有时一天只睡三个半小时,如此保持学习,十年如一日,黄军建的手中积攒了八百万余字的文学作品。
2015年,黄军建从岳阳市卫生局退休, 这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专心扑在学术研究上。他成立了岳阳历史文化研究所,担任岳阳市忧乐精神研究会会长,后来又担任了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专注于研究《岳阳楼记》。多年来,他研究的主要课题就是去寻找岳阳这座城市的文脉。他沉下心来,钻进《岳阳楼记》中去,全面系统地解读它研究它,写出了多部关于岳阳楼的作品。在他出版的《不朽的忧乐》《江湖之喊》以及《做大写的人》里,写满了这些年自己对《岳阳楼记》的研究,这些著作填补了我国《岳阳楼记》专著系统研究的空白。
站在文化发展的脉络上,黄军建发现了《岳阳楼记》与世界文明的联系,他定下了“是世界上第一份人权宣言”“是世界忧乐文化的发源”这样的论断,为文化自信的构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座城,这幢楼,这位令人仰慕的先贤,自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已对他产生了无穷的深刻影响。在他看来,就算不是岳阳人,同为华夏子孙,也同样受到了范仲淹的忧乐精神影响,这不会因为地理上的界限而遭到阻碍。作为华夏子孙,没有领略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没有深入了解其中的忧乐精神,是人生一大遗憾。
黄军建在学习的同时,也在宣扬岳阳文化。他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去年12月,岳阳楼举办“背记免费游岳阳楼”活动,光明日报记者来到岳阳楼采访。黄军建告诉记者,多年来,湖南把“忧乐文化”视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其传承弘扬培厚土壤、拓展渠道,将其贯注于城乡治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黄军建也多次受湖南省委党校、湖南理工学院等多家省内院校的邀请举办讲座。2021年10月,黄军建受邀来到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堂做讲座,他以“《岳阳楼记》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忧乐情怀”为主题,向师生传授湖湘文化。除此之外,他还前往各机关部门、社区、企业开设讲座,共举办忧乐文化专题讲座1500余场次,受众达百万余人次。直至今日,黄军建依旧没有停止他的创作之旅,就在今年3月,他还完成了一部名为《岳阳楼记》的大型歌舞巴陵戏剧本。10月29日,在岳阳楼举办的活动——长篇历史报告文学《为什么是滕子京》作品首发式,这是黄军建的新作。
黄军建未曾停止学习,他将学习得来的收获化为自己笔下创作的作品,而这一切都立足于这片土地,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影响着他,而他也始终研究着、传授着并诠释着忧乐精神。
黄军建早已与岳阳楼融为一体了。